
8月26日,在医院医务科马主任的精心组织下,由业务院长赵慧仙主持,顺利召开了凤城医院“多学科盆底康复区”建设项目启动会。会上妇科谢拥军主任就建立多学科盆底康复的社会意义和临床意义等六个方面做了全面的阐述,与会的泌尿外科,肛肠科,肾内科,儿科等多学科专家积极踊跃参与讨论,并就多学科盆底康复治疗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和落实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至此,凤城医院多学科盆底康复扬帆起航!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盆,那就是骨盆。它承载着我们身体的重要脏器,它的底就叫盆底。有人把它比喻成一个“吊床”,在这个吊床上有三个出口,分别管着尿、粪和性。如果这个“底”、松弛了、老化了,就会出现漏尿、尿急、尿不尽,便秘、粪失禁,阴道和子宫脱垂,慢性盆腔痛,性功能障碍等,这些统称为“盆底疾病”,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五大慢性疾病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疾病呢?为什么女性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妊娠和分娩是引起盆底损伤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激素下降,尿道粘膜变薄,肌肉萎缩松弛,再加上长期腹腔压力增加(如慢性咳嗽,搬运重物,便秘,肥胖)和盆腔手术史,盆底不堪重负,出现一系列的功能障碍。使患者往返奔波在肛肠、泌尿、胃肠、妇科之间,苦不堪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盆底疾病往往是多因素作用导致的,临床表现复杂,同一患者可以有多种表现,但了解这些危险因素,针对病因进行早期预防、早筛查、早诊治,可以悦享幸福生活。
多学科盆底康复区是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所涉及的尿、垂、性、粪、痛五大问题,由妇科盆底专家牵头,肛肠、泌尿、疼痛等多个临床科室和影像超声科共同组成。实现多学科参与,运用先进的理念和诊疗手段,集各家之长,联合为患者提供综合性、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尤其是疑难复杂病例进行一站式诊疗,让患者在求医过程中少走弯路,不再奔波于各科室之间,而是各科专家齐聚,为患者共同把脉,找寻最佳方案提供高质量,便捷的医疗服务。
从整体生理结构出发,关注人体的呼吸姿态,平衡肌肉和脏器功能,通过神经肌肉电刺激、磁刺激、点阵激光、射频技术,通过姿态训练,手法复位等多种治疗康复方式,对人体重要的“吊床”---盆底,实施全面管理,也是多学科技术融合,多学科协作诊治,是护佑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