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介入技术微创、有效、可重复、精准定位、并发症少。虽然介入技术的标准化建设较晚,但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尤其近年来,介入技术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不断推出。已成为临床医疗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介入新技术、新器械、新设备、新理念不断出现,中国介入技术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领域迅速崛起,成就显著,并且已经成为部分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案。DRG改革后介入技术优势突显。
为了推进我院介入技术进一步发展,2024年11月22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介入血管科组织院内召开“西安凤城医院DRG下介入技术研讨会”。


会上,业务副院长马力夫讲到:介入技术代表临床医学发展的方向,具有创伤小、病程短、疗效好、恢复快、费用低、适宜广等特点优势,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青睐,在现代医疗诊治领域已迅速确立其重要地位。在目前DRG为主的医保支付评价体系下,介入技术能大大提高CMI值,直接体现医院疾病治疗能力及综合救治水平。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加强合作、加强学科建设,使介入诊疗微创高效精准的理念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介入诊疗,从而促进学科良性发展。

介入血管科薛学文主任对我院介入血管科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业务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医保办叶粉琴主任就《DRG下介入技术优势》做了精彩分享,她提到:DRG权重是反映每一个DRG病组的资源消耗相对于所有病例的资源消耗程度,可用平均医疗费用表示资源消耗程度。DRG权重是一个重要考核指标,随后通过大量实例就权重做为一项参考指标展示了介入手术和非介入手术的差距,以期让大家理解介入技术带给医院的优势。“如果不添加介入操作手术,单纯药物保守治疗,在DRG分组权重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合并介入操作的患者,DRG权重明显增高”。

学术讲座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军波教授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

西安市中医医院张军宽教授
《介入五匹马,缰绳怎么拉--肿瘤的综合治疗》

介入血管科刘永祥主治医师分享了《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腔内射频消融》
最后薛学文主任总结:糖尿病足是老龄化社会一个难治的常见疾病,糖尿病足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治疗,它不仅需要介入技术血供重建,同时需要内分泌科的血糖调控、手足外科的创面换药处理,“病在腿脚,险在心脑”,同时也需要心内科、神经内科的保驾护航。介入技术在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方法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最主要是微创有效。静脉曲张发病率高,治疗方法多,近年来各大医院均采取微创的治疗方法,腔内射频消融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他的优点同样是微创、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