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凤城医院急救电话:029-86530966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动态 >> 正文

西安凤城医院二月份大事记

发布日期:2025-03-07    作者:     来源:宣传科     点击:

新春慰问暖人心 坚守岗位护健康 —— 西安凤城医院领导慰问春节在岗职工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当人们沉浸在阖家欢乐的喜庆氛围中时,西安凤城医院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依然坚守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2月5日上午,医院董事长、院长王保山、业务副院长马力夫、副院长佘鹏等院领导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亲切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显微手术机器人辅助颈深部淋巴管静脉端端吻合手术获得成功

2025年2月9日,街道上节日的氛围依然浓郁,西安凤城医院手术室里监护仪的滴声之中增添了细微而节律的“蜂鸣”之音,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庆棠教授亲自操作指导下,西安凤城医院郑晓菊院长团队顺利完成了显微手术机器人辅助颈部高位舌骨平面以上的颈深淋巴管静脉端端吻合,术中完成内径0.15mm-0.20mm的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后荧光显示淋巴液回流通畅。据了解,显微手术机器人辅助下颈部高位舌骨平面以上颈深淋巴管静脉端端吻合,目前在国内外均未见同类报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庆棠教授术前指导显微手术机器人操作事项

西安凤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病院郑晓菊院长术前讲解手术设计和思路

世界难题新曙光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隐匿起病、以认知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伴有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和精神行为改变。据统计,全世界每3秒钟就有一位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日益恶化的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最终面临着生活无法自理的严峻问题,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AD因发病机制不明和治疗手段有限,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有研究表明,AD可能与脑膜淋巴管引流不畅、脑膜淋巴循环障碍有关,部分AD患者接受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手术后,能够一定程度上获得认知功能等方面的改善。

专业拓展新疆域

在多年显微外科和超显微外科技术经验积累的前提下,西安凤城医院显微外科病院于2024年5月1日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应用,目前已成功实施手术70例。经过术后观察和3-9个月的随访,总体临床效果满意,患者分别在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大小便、肢体运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春节期间在养老院里再次见到了张阿姨,她也是我们第1例接受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午后的阳光里她远远的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尽管没能叫出我们的名字,但仍能记得我们是西安凤城医院的医生,让我们惊讶之余感到欣慰。术后9个月的张阿姨,表情自然、说笑有度,据长期陪护张阿姨的护工反映,术后张阿姨与术前情绪暴躁、不识家人、随地便溺、半夜游走的时候判若两人。“现在情绪稳定、睡眠良好,对人和气、日常洗漱起居和大小便都能自理,也没有了半夜外出、占用他人物品等异常行为,近几个月情况比较稳定,没有什么大的波动,照顾起来方便多了。”我们随访认知量表测试结果:术前5分,目前19分。

技术升级添羽翼

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需要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即在放大20-40倍的显微镜下利用更为精细的器械吻合口径为0.3-0.8mm的淋巴管或微小血管。理论上在越靠近淋巴管从颅内穿出颅外的区域进行淋巴管静脉端端吻合,改善大脑淋巴循环的效果越明显。但在颈部高位舌骨平面以上进行淋巴管静脉吻合,因空间狭小、部位深,操作难度非常高。术者在放大几十倍的镜下操作,每一次呼吸都可能造成人手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极其轻微的抖动,特殊的位置和手术姿势也难以长时间维持术者精力高度集中的紧张状态,这些都会对吻合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郑晓菊院长显微镜下进行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

朱庆棠教授操作显微手术机器人进行颈高位舌骨水平以上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

朱庆棠教授和郑晓菊院长讨论手术细节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庆棠教授和广州深度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显微手术控制系统(显微手术机器人)可智能滤除医生手部抖动,具有操作精准、稳定,术者舒适度高等优点。“尽管我们团队是2023年中国技协首届全国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大赛团体赛第一名,但在临床超显微淋巴管、血管吻合过程中,遇到0.3mm、0.2mm以下口径的仍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显微手术机器人的3D图像具有更精细的空间定位,提高了术者的操作掌控力,让更为稳定、精准的吻合纤细淋巴管静脉成为可能;颈部位置特殊,操作空间狭小,术者长时间固定位置操作身体需要承受一定的负担,而术者在显微手术机器人主操作台控制手术,具有较好的舒适性,避免长时间高度紧张状态”,郑晓菊院长介绍到。

据了解,西安凤城医院郑晓菊院长所带领的显微外科团队,前期在朱庆棠教授的指导下已完成陕西省首例显微手术机器人动物试验、国内首例微型游离组织移植临床试验。此次再次邀请朱庆棠教授亲自操作指导完成显微手术机器人辅助颈深淋巴管静脉端端吻合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手术中的应用,这也标志着该院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向精细化、智能化、系统化迈进一大步,也将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质量提上新台阶,惠及更多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参与手术的朱庆棠教授团队和郑晓菊团队部分人员合影

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正式揭牌,开启校院合作新篇章

2025年2月13日上午11时,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揭牌仪式在A楼大门外南广场隆重举行。西安医学院校长巩守平及部分领导、未央区卫健局局长张峰、英国剑桥大学Gonçalo教授、西安凤城医院院长王保山及院领导班子、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和部分员工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仪式由西安凤城医院党总支书记李建荣主持。

院校携手,共筑医疗新高地

仪式伊始,西安凤城医院院长王保山在致辞中表示,医疗卫生事业是关乎人民健康的民生大计,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更是推动医疗水平提升、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路径。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的揭牌,是医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院校携手共进的新起点。我院将全力支持医学院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打造高水平的临床教学基地,为行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医术精湛的医学栋梁。我们坚信,通过院校双方的深度合作和共同努力,必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医疗、教学、科研注入强劲动力,开创“以教促医、以医带教、医教相长”的崭新局面,必将为医疗卫生与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

国际视野,共谋学科新发展

英国剑桥大学Gonçalo教授在讲话中对西安医学院与西安凤城医院的合作表示高度赞赏,可以让医院在临床上有更好的发展。他表示,期待未来能与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开展更多学术交流与合作,把更好的治疗和诊断带到到临床上,共同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从而造福更多的患者。

揭牌仪式,开启合作新篇章

在热烈的掌声中,西安医学院校长巩守平和西安凤城医院院长王保山共同为“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揭牌。红绸落下,金光闪闪的牌匾熠熠生辉,标志着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正式扬帆起航。

展望未来,共绘发展新蓝图

最后,西安医学院巩守平校长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的成立,是高等医学教育学科首次和社会办医机构合作。本着站在医教协同的高起点上,转变以治病诊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在大有作为的平台上达到共赢的目标,让我们的技术、德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今天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的揭牌,是未来围绕医教协同、产教融合、科教融会方面如何进行专业设置、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如何进行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等问题为目标的一个探索,这是个新的起点。希望凤城医院所有的医务人员要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来对待每一位患者,在医德上追求至真至善,在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这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初心和目标,最终的目的是让老百姓受益。

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的正式揭牌,标志着校院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开启了医院发展的新篇章。这不仅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福音。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也必将成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排头兵,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血脉相连  传递温暖——西安凤城医院2025年无偿献血活动暖心来袭

2025年2月18日,初春的寒意尚未褪去,西安凤城医院A楼南广场却早已被一股暖流包围。由市中心血站与西安凤城医院共同主办的“血脉相连 传递温暖”无偿献血活动在这里温情上演,医院职工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纷纷挽起衣袖,用热血浇筑生命,用爱心点燃希望。

上午8:00,活动现场已是人头攒动,献血车前排起长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进行登记、体检、初筛等流程。有初次献血的“新兵”,也有坚持多年献血的“老将”。虽然身份不同,经历各异,但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同样的笑容,那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社会的责任,对未来的希望。

“这是我第一次献血,虽然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激动和自豪。”一位青年激动地说到,“想到自己的血液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就觉得特别有意义。”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所有献血者的心声。

一位医护人员表示:“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深知血液对救治患者的重要性。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有115人成功献血,累计献血量达28000毫升。一袋袋鲜红的血液,承载着献血者的爱心和祝福,将为亟待输血的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无偿献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西安凤城医院此次举办无偿献血活动,不仅为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营造了无私奉献、互助友爱的社会氛围。

让我们为所有参与无偿献血的爱心人士点赞!你们的善举,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这座城市,也照亮了无数生命的希望之光。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用热血和爱心共同谱写生命的赞歌!

我院党总支召开各支部书记述职暨民主生活会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2月21日西安凤城医院党总支召开了各支部书记述职暨民主生活会。会议由院党总支宣传委员闫建刚主持,院党总支书记和各支委、下属各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院党总支书记李建荣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我们正处于“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建院二十周年的重要时刻,以及第四个五年规划的崭新起点。在这一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各支部书记应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切实做好思想工作。对于党员同志们而言,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指示要求,特别是在医疗卫生领域,要积极响应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等级评审和三甲医院创建的重要任务,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的揭牌于我们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和职工共同努力,为实现医院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各支部书记依次进行述职。

第一党支部书记 陈阿娟

第二党支部书记 王静

第三党支部书记 邓跃林

第四党支部书记 许琳

第五党支部书记 常哲

各支部书记围绕过去一年的党建工作,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汇报了支部在推动医院发展、服务患者、提升医疗质量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各支部书记也深入剖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和工作计划。

在听取各支部书记的述职报告后,院党总支宣传委员闫建刚对各支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各支部在过去一年中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他也强调,各支部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好三会一课和民主生活会,确保党建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紧接着与会党员结合各支部书记的述职报告和实际工作表现,进行了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打分。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述职评议,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各支部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经验的平台,也为医院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安凤城医院党总支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化党建工作,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2024年度宣传工作表彰暨2025年培训会议顺利召开

为全面总结2024年度宣传工作成果,表彰先进典型,进一步提升宣传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推动2025年医院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2月28日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召开了2024年度宣传工作表彰暨2025年培训会。院领导、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宣传通讯员及受表彰人员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主持人、宣传科主任闫建刚宣读了2024年度宣传工作表彰决定,院领导为在宣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获奖代表上台分享了他们在宣传工作中的经验与心得体会,内容涵盖新媒体运营、健康科普传播、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表彰仪式结束后,会议进入培训环节。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两位陕西电视台资深媒体人进行专题授课。

张景梅《新媒体环境下健康传播的创新与实践》

作为陕西广播电视台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部主任、《健康好生活》等栏目制片人,张景梅主任结合《健康好生活》栏目的成功案例,从如何捕捉热点,确定选题思路;如何撰写健康科普文章;如何写好医院宣传新闻稿;如何讲好医患故事;使用AI科普的注意事项;如何拍摄医疗科普视频等六个方面分享了她在健康产业宣传领域的宝贵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通过创新内容和形式,提升健康类节目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于文《新媒体时代实用消息写作》

陕西广播电视台资深制片人于文老师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出发,结合自身多年的制片经验,详细讲解了信息协作的技巧、新媒体内容的策划与制作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传播效果,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培训。

培训期间大家积极提问交流,老师们也耐心细致地为其答疑解惑。

会议最后,党总支书记李建荣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对医院2024年度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对两位授课老师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此次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不仅是在医疗工作中的表率者,更是日常工作中的追新者和宣传者,体现了热爱科室、热爱医院的精神,值得所有员工学习。2025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医院的宣传队伍需全方位、全力、立体地做好宣传工作,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创新工作方法,推广医院优质、先进的医疗事迹、特色诊疗和技术突破,扩大宣传力度和知晓率。医院也将会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宣传机制,加大对宣传工作的支持力度和审查力度,设立责任制和奖惩机制,从而加强宣传梯队建设,推升宣传质量,进而推动宣传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宣传工作成果的肯定和总结,更是对未来宣传工作发展的展望和规划。通过表彰先进、分享经验、专题培训,与会人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宣传工作的方向与重点。大家纷纷表示,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姿态,投入到新一年的宣传工作中,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5年,医院宣传工作将以创新为驱动,以实效为目标,努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宣传品牌,为医院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助力医院在健康传播领域再创辉煌!

锦旗点赞医者仁心 科学施救化险为夷——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成功救治超剂量氯硝西泮中毒患者纪实

2月24日清晨,一面特殊的锦旗送到急诊科医护人员手中,锦旗上 “竖着大拇指,我给你们点个赞”几个字格外醒目。患者家属用这面锦旗,真挚地表达了对急诊科医护团队的认可与感激,这份赞扬也激励着每一位医护人员继续坚守岗位、守护生命。

锦旗背后的故事

时间回溯到10余天前,一名“意识不清3小时”的老年女性被120送入急诊科抢救室,家属提供患者身边可见“氯硝西泮”的空药瓶,可具体服药量和时间却无从得知,患者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等基础疾病,生死时速的较量就此展开。

岳泰主治医师快速询问病情,详细查体:P50次/分,R12次/分,BP80/50mmHg,指脉氧饱和度80%。中度昏迷,双侧瞳孔直径约1mm,对光反射消失。双侧巴氏征阳性。岳医生立即开放气道,气管插管,护士则争分多秒的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稳定生命体征后,完善头颅相关检查,排除脑血管意外,给予氟马西尼静脉推注,患者出现烦躁,仅仅两三分钟后,又陷入昏迷。岳医生与家属沟通病情,目前诊断:氯硝西泮中毒,患者已经出现呼吸微弱、低血压休克的症状,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因为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抑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听到有生命危险,家属惶恐不安,面对家属的慌乱与无助,岳医生一边争分夺秒地拟定治疗方案,一边不断安抚家属情绪。

此时,洗胃机已准备就绪,温盐水通过胃管缓缓流入患者胃中,再被抽出,每一次循环都承载着生的希望,然而洗胃过程中却没有发现任何药片或药物残渣,患者什么时候服的药,服用了多少药成为治疗的难题,这也让救治的难度陡增,同时提示患者预后可能不好。

此时距患者到院也仅仅40分钟,报告陆将主任后指示:患者目前氯硝西泮中毒诊断明确,继续氟马西尼解毒,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促醒、导泻、促进药物代谢、稳定生命体征、促进药物代谢、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治疗。向家属详细说明氯硝西泮中毒的严重性以及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药物,减少这些严重后果的发生风险,家属考虑患者基础疾病较多,体质弱,思索万分后拒绝早期透析治疗;为了能更好的陪在患者身边,家属也拒绝了ICU住院的治疗。

面对患者的危重病情,患者什么时间可以清醒,呼吸微弱、长期卧床肺部感染、基础疾病多、营养状况差、下肢血栓形成等等问题,成了急诊科每个医护关心的问题。第1天、第2天、第3天,看着昏迷不醒的患者和加重的病情,面对生与死的抉择,家属陷入迷茫,陆将主任多次与家属沟通病情,医护人员也都积极开导,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不到最后一刻,我们都不能放弃。

由陆将主任、靳娜护士长带领的医护团队,全身心投入到患者的救治与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的病情,团队反复研讨,从治疗方案的优化、日常护理的细节,到营养支持的合理规划,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分析,精心制定处精细化的治疗方案。

医护人员每日多次查看患者情况,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护理团队丝毫不懈怠,为预防血栓形成,为患者进行下肢气压治疗,并辅助进行被动活动;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叩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时刻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标。无论白昼黑夜,始终坚守在患者身旁,给予优质护理。

尽管在医护团队已全心全力精心照料,患者仍因呼吸微弱、咳痰无力、长时间卧床出现了右肺感染和肺不张的情况,积极联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给予气管镜下吸痰及肺泡灌洗,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肺部感染状况也逐渐得到改善。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到了第5天,患者的意识逐渐恢复。看到这一幕,日夜守护的急诊医护人员们终于松了口气。待患者情况稳定后询问得知,患者竟因为夜间入睡困难,一次性吞服75片氯硝西泮。

在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脱离危险,当第9日老人自行走出医院时,家属万分感谢的说到:“是你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医护人员主动添加患者家属的联系方式,嘱咐有任何不适,及时联系。出院第2天,看到家属发来患者自己做饭的视频,欣喜万分,一切的努力,一切的辛苦,在此时收到了最好的回报。

这面锦旗不仅仅是患者家属的感谢,更是对急诊科医护团队精湛医术与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肯定。身处争分夺秒、与死神竞速的急诊最前沿,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定当始终秉持专业精神与仁爱之心,全力以赴,挽救每一个濒死的生命,续写生命的奇迹。

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开展阿尔茨海默症手术已达80例

 
西安凤城医院
,赞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