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号召,“关于举办2025年4月15日——21日为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我院肿瘤老年病科医护人员在吴树强主任带领下举办了多场义诊及癌症宣传活动。


医护人员向广大市民宣传本次活动的主题“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除此之外还为患者免费查体、问诊、咨询、测血压、测血糖,在门诊大厅设置了宣传展板,为患者解答肿瘤防治的相关知识。本次宣传及义诊活动,共发放宣传页400余份,解答咨询100多人次,为广大患者及家属进一步普及了科学防治肿瘤的相关知识,树立了人们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健康理念,重视并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而恶性肿瘤则是常说的“癌症”。恶性肿瘤生长速度通常比较快,并具有侵袭性及向远处扩散和转移的性质,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国际抗癌联盟提出了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概念。
(1)一级预防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大部分的癌症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食物多样化、少吃腌制食品、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注意环境保护、鉴别环境中致癌和促癌剂、加强职业防护等,均是较为重要的防癌措施。
(2)二级预防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二级预防核心是:定期体检,规律性体检。特别是对高危人群进行体检,阻断疾病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3)三级预防是治疗后的康复:防止病情恶化,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癌症的病因与现状
目前认为癌症发生是由多种外源性致癌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癌前疾病史)和内源性促癌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营养因素、心理与社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癌症≠绝症,可以预防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癌症的关键。
(2)癌症具有遗传易感性,但癌症并不会直接遗传;癌症不具有传染性,但某些致癌微生物具有传染性。
(3)运动能防癌;重视“癌从口入”,关注食品安全。
警惕身体求救信号,肿瘤早期报警信号“五字诀”
1、血(出血):除了女性正常月经以外,人体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地出血,并且迁延不愈,都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早期信号。
2、块(异常肿块):肿瘤尤其是实体肿瘤,相貌丑陋,往往是一个或几个不规则的肿块。
3、痛(疼痛):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提示我们要去医院做一做排查。
4、烧(发烧):发热时间超过一周尤其是超过十天,一定要考虑感冒之外的疾病。如果持续发烧,尤其是长期低热,同时伴有体重下降,盗汗(晚上熟睡后出汗)等更要警惕。
5、减(体重减轻):成年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如果不是甲亢、糖尿病、结核引起,则要去医院检查排除消化道肿瘤、肾癌、淋巴瘤等;如果体重减轻的同时,伴有肤色发黄和疼痛,则要排除“癌中之王”胰腺癌等肿瘤的可能。
早筛早诊:抓住治愈的黄金窗口
防癌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的最重要的途径,专业的防癌体检是代价最小、痛苦最少、最值得提倡的方法。
推荐采用:
1.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
2.B超结合乳腺X线摄影筛查乳腺癌。
3.大便潜血试验结合结肠镜筛查结直肠癌。
4.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筛查宫颈癌。
5.胃镜筛查上消化道癌。
6.甲胎蛋白(AFP)检测结合B超筛查肝癌。
7.EB病毒检测结合鼻咽镜筛查鼻咽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