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ANFH)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发病原因复杂,病变导致关节软骨破坏,股骨头坏死性改变,使关节功能丧失,致残率很高。近年来介入治疗和综合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新技术的出现,使本症在治疗上取得满意的疗效,为股骨头坏死患者带来新生活。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MRI)和早期接受介入治疗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原理是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是引起缺血坏死的核心问题。髋部创伤可直接损伤股骨头供血动脉;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则是通过各种因素导致的循环障碍。反复的骨内缺血缺氧不仅直接引起细胞坏死,还会继发髓内高压,加重血循环障碍。 介入治疗直接将溶栓药物、扩血管药物及中药制剂注入股骨头供血动脉,使高浓度药物迅速发挥作用。首先使股骨头血管扩张,继而溶解血栓和脂肪栓子,使软骨下区血管数目增多、口径增粗,改善了股骨头的供血情况, 有利于坏死骨质被吸收,新生骨形成。
介入治疗是一种简便、无痛苦、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尤其对早期(FicatⅠ-Ⅱ期)未变形股骨头坏死患者,介入治疗将是首选治疗方法。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切,有效率可达100%,优良率为 80%。经治疗后3~ 6个月,MRI复查可发现80%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密度发生改变,死骨的边缘或中心吸收、缩小,股骨头形态圆滑、规整。
近日,我院血管外科完成首列股骨头坏死微创介入治疗,为一29岁年轻男性治疗股骨头坏死获得圆满成功(FicatⅡ期)。解除了患者的隐忧和身心痛苦。以下分别为介入手术治疗前后该患者供应股骨头血管的造影结果,可看到手术后供应动脉明显扩张,股骨头血液供应明显改善。介入治疗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住院数天,该方法患者可重复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