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凤城医院急救电话:029-86530966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动态 >> 正文

我院独立成功开展高位胆管梗阻双支架置入引流

发布日期:2022-05-31    作者:范东京     来源:介入血管科     点击:

近日、我院介入血管科为一位胆囊癌晚期严重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道造影+左、右肝管双支架植入引流术,术中经皮经肝穿刺肝内胆管造影符合术前CT检查,为复杂的高位胆道梗阻(梗阻涉及左、右肝管),此患者必须行双侧胆道引流,复杂程度相当于做2例低位胆道梗阻手术。患者及家属拒绝长期带有外引流袋带来的痛苦及不便,坚持要求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中分别穿刺左右肝管,于胆道狭窄段准确定位置入2枚胆道支架,术后患者黄疸速消退,肝功及黄疸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术后13天造影支架膨胀良好,拔除引流管,胆红素无反弹,大便颜色正常,无腹痛、腹胀等不适。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成功离不开肿瘤老年病科的大力支持及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精心管理,也离不开介入手术室及超声医学科帅哥、美女的紧密配合,同时也感谢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位胆道梗阻(Ⅲb型)双支架置入造影图

术后转氨酶及胆红素逐渐下降

科普: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恶性肿瘤导致的直接或间接胆道梗阻所引起的以高胆红素血症、组织和体液黄染、胆管扩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常见于胰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管癌、胆囊癌等,特征性的表现是黄疸的进行性加重,伴有皮肤瘙痒、尿色加深、大便发白等症状,还可合并胆道感染。如不及时解除梗阻,梗阻会导致严重心、肝、肾等多个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所以,恶性梗阻性黄疸是较严重的一类疾病,需要早期进行治疗。

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TCD)及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常用于年老体弱、晚期癌肿黄疸患者,也常用于需外科开刀的前期辅助治疗,该介入疗法安全、简便,局麻下进行,细针穿刺,术后不影响日常生活。胆道内支架置入内引流能避免外引流长期带有引流管对患者造成的精神压力,同时也降低了胆道感染或胆汁漏及胸腔感染的发生率,同时它还具有通畅时间长、不易堵塞、不透X线、定位准确等优点。

胆道内支架的置入可使胆汁按正常生理管道引流到肠道,发挥其正常作用,与外科姑息性手术相比,其早期并发症少,手术病死率低。对于高位胆管梗阻患者手术难度较大,而胆管内支架通过扩张狭窄胆管,不伤及肝门结构,建立了胆汁引流生理通道。另外介入治疗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尤其对因恶性胆管梗阻而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以及高龄患者来说,无疑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保持了体力,也为患者原发病的治疗提供了机会,争取了时间,已成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治疗手段。所以对于年老体弱、晚期癌肿黄疸患者最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