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西安凤城医院介入血管科在 A楼一楼大厅进行了静脉曲张大型义诊活动,义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科普静脉曲张疾病,让广大患者怎么早期识别及预防静脉曲张,避免静脉曲张并发症的出现。义诊现场气氛热烈,前来义诊咨询的患者络绎不绝,人头攒动,义诊团队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患者,结合患者静脉曲张轻重程度,给予个体化的合理建议,有些患者不仅对自己静脉曲张进行咨询,同时对家属及朋友也进行咨询。并积极加入了我们静脉曲张科普交流群。
介入血管科薛学文主任告诉大家:静脉曲张除了家族遗传因素外,教师、交警、厨师、个体、营业员,重体力劳动者、护士及外科医生等需要长期站立的职业人群是高发人群,其发病率高达20%。静脉曲张的发病时间一般较长,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周围血管疾病,如不治疗的话,不可自愈且会逐渐加重。其早期会出现外观上的青筋突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蚯蚓腿”。随着病情的进展,其危害渐渐显现,可出现水肿、皮肤色素沉着、出血、溃疡、甚至形成血栓。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肺栓塞危及生命的风险。正因为有这些并发症,对于教师、交警、厨师等这些高危人群建议用一级弹力袜做预防。发现静脉曲张应及时就医,寻求专科医生的建议。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尽早到正规医院的专科进行手术治疗。

2021年7月22日阿里健康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了《2021年静脉曲张互联网健康洞察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有1.2亿下肢静脉曲张疾病患者,其中超过8000万为女性,基于线上用户调研显示,18-35岁人群患病占比超60%,下肢静脉曲张已悄然“找上”年轻群体。且高发病率在持续提升。
临床上按照发病时间长短及轻重程度将静脉曲张分为6级:
1级静脉曲张:腿部可看见轻微的血管和紫色的青筋。
2级静脉曲张:出现小面积青筋突出,只影响美观,无其它不适症状。
3级静脉曲张:腿部血管凸起范围加大,且小腿常有酸胀、肿痛等不适的感觉。
4级静脉曲张:腿部血管呈蚯蚓状凸起,经常出现水肿、皮肤瘙痒,湿疹、淤积性皮炎等皮肤病变。
5级静脉曲张:腿部皮肤开始淤青发黑,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
6级静脉曲张:腿上开始出现炎症和溃烂,常见于小腿及脚踝处,俗称“老烂腿”。
薛学文主任还告诉大家有下列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下肢频繁出现不适感、下肢血管隆起、下肢水肿、下肢感觉异常、下肢皮肤改变(颜色加深、瘙痒、反复皮炎湿疹、红肿疼痛、溃烂)。
静脉曲张的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和外观、减轻水肿、改善脂肪性硬皮病和治愈溃疡,防止发生深静脉血栓及脱落栓塞和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事件。
一般治疗:适当卧床休息;间歇抬高患肢;避免久站、久坐;穿着医用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
药物治理:主要作用是促进静脉回流,用于缓解患者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和水肿等临床症状;
外科手术治疗:静脉曲张分6级,最好的手术时机在3级(静脉曲张伴肿胀不适)之前,静脉曲张比较明显,还没出现皮肤改变、湿疹、色素沉着、皮肤发硬等。4级之后即使做完手术也很难恢复到正常状态。手术方法有传统的高危结扎+剥脱,近年来腔内热消融(激光、微波、射频)逐渐被广大患者接受认可,引起效果确切,损伤小,恢复快。
我院介入血管科近年来采用激光联合硬化剂治疗:激光治疗静脉曲张是一种非常微创的治疗方法。病人在麻醉之后,激光导管进入曲张静脉的主干或分支静脉,对血管壁进行烧灼,血管壁就会贴合在一起,形成无菌性炎症,最终形成致密的纤维条索,使血液不能通过静脉血管,进而治愈静脉曲张。这种方法仅有很小的切口,无需拆线,如果采用局麻手术,术后患者能够即可下地活动,不会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静脉曲张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可靠的,而且产生皮肤麻木感及复发率相对于传统手术更低。联合侧枝血管腔内硬化剂治疗,能使手术损伤更小,效果更好。下一步我院将开展静脉曲张日间手术,也就是患者手术治疗只需住院一日,也能按医保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