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生孩子是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也充满了风险,特别是发生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时。为了保障母婴安全,卫生部门制定了相关的孕妇风险预警评估和分类管理制度,目的有三个:风险识别、分级管理、分类转诊。
这一分类管理体系把孕妇分为5种颜色:绿、黄、橙、红、紫。
绿色:为正常孕妇。对于绿色标识,常规检查和随访就可以了。
黄色:为低风险孕妇。对于黄色标识,需要引起重视,加强随访。
橙色:为中等风险孕妇。对于橙色标识,如果妊娠合并症病情较重,会对母婴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原则上应在二级或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进行产前监护及随访,直至分娩。如果是橙色标识的妊娠并发症,既可以在二级或三级的综合性医院,也可以在二级或三级的专科医院进行产前监护及随访,直至分娩。
红色:为高风险孕妇。如果是红色标识,说明疾病严重,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的生命,原则上应在三级综合医疗机构诊治。
紫色:为患有严重传染疾病的孕妇,如果是紫色标识,需转诊至指定的诊疗机构。如梅毒,可以在二级医院或区县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每一位孕妇在建卡后,医生就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在就诊卡封面贴上一个相应颜色的标识,便于进一步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于进行产检和分娩的准妈妈来说,需要明白这些颜色的意义和重要性,医生是会“给你点颜色看看”和“看颜色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