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生病住院期间,除了承受身体上的不适,心理也可能会经历微妙的变化。作为家长或医护人员,我们需要同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您平时有没有真正注意到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在生病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例如恐惧、焦虑、不安,或者变得敏感、易怒、烦躁、多疑…
接下来,介绍一些具体的心理疏导方法:
1.情绪表达
鼓励孩子用语言、绘画或其他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例如“宝贝,你可以把现在的心情表达出来或者画出来哦,不管是开心还是难过”。
2.放松练习
教导孩子进行深呼吸或渐进性肌肉松弛法,以缓解紧张情绪,“来,和妈妈一起慢慢地吸气,再慢慢地呼气”。
3.积极想象
引导孩子想象自己有力量感的英雄人物,比如奥特曼、警察、蜘蛛侠等等,增强内心的力量,“想想你最喜欢的哪个游戏,等你病好了健康了就可以尽情地玩啦”。
4.认知调整
帮助孩子识别不合理的想法,并用积极的思维替代,“你看,医生护士是来帮助你打败病毒细菌的,这样你的健康就恢复得很快啦,不要担心害怕”。
5.故事疗法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从中学到应对困难的方法和勇气。
温暖童心,传递关爱
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至关重要。家长要保持冷静和镇定,让孩子感受到支持的力量。
多与孩子沟通,用心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是被理解和接纳的。
亲爱的家长朋友,孩子生病期间,心理健康护理不容忽视。让我们共同精心呵护孩子的心灵,帮助他们顺利渡过生病的难关,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