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腹水作为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病情发展失控时,就可能出现“腹水难收”的情况,引起恶心、疼痛、纳差、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存期,甚至缩短到几个月、几周之内。癌性腹水最常见于消化道肿瘤和妇科肿瘤,是癌症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具有顽固、量大、反复出现的特点。
“癌性腹水”究竟是什么?
腹水又叫“腹腔积液”。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腹腔内会存在少量的液体(少于200mL)。当腹腔内液体因病理因素而增加超过200mL时,就成为病理状态下的“腹腔积液”,也就是腹水。
因为癌症而导致的腹水被称为“癌性腹水”,又叫“恶性腹水”,腹水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因各类疾病而导致的症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抽过腹水之后不久,又再次出现。
如果原发疾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腹腔内癌细胞、病灶没有被清除,那么腹水自然也会不断地出现。
癌性腹水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癌性腹水形成机制主要是血管通透性改变和淋巴引流管阻塞两点。具体如下:
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
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当血浆蛋白低至25-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浆外渗形成腹水;
积液引起循环血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水钠潴留;
肿瘤侵犯浆膜,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大分子物质渗出。

(来源于网络)
腹水发生时,该如何应对?
1.一般性治疗
1)支持治疗
患者反复出现出现腹水表明病情已经是晚期,应给予支持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饮食中应限制钠的摄入,每日食盐量2g-4g;限水,每日饮水量约1L-1.5L。低蛋白血症应及时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补充白蛋白或加速蛋白质合成。
2)利尿治疗
利尿剂的应用可以加速水从肾脏的排出,一般由小剂量逐渐增加剂量;同时注意监测血清电解质,及时处理因利尿剂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通常给予螺内酯治疗为主,辅以呋塞米或氢氯噻嗪等进行利尿治疗。
3)静脉输注补充白蛋白
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所致腹水者,应静脉补充白蛋白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输注白蛋白后,利尿药可更好发挥作用,增加尿量。
4)穿刺引流
腹水引流仍然是临床控制腹水的主要手段,大部分患者都能较快缓解症状。注意每次抽取腹水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蛋白质过度流失。每日引流量应根据患者症状、血电解质、白蛋白水平综合考虑。此外,反复穿刺放腹水有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低钠血证、肾功能障碍、低白蛋白血症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危险。

(来源于网络)
2.抗肿瘤治疗
1)腹腔热灌注化疗
结合化疗和热疗的综合治疗手段,将含化疗药物的灌注液精准恒温、循环灌注、充盈腹腔并维持一定时间,用于防治腹膜种植转移。是通过加热使肿瘤组织的温度达到40-44℃,引起肿瘤细胞生长受阻、死亡。热疗和化疗产生协同作用,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和对癌细胞的渗透性,并具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临床数据显示,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如顺铂、氟尿嘧啶、紫杉醇等可有效控制腹水。灌注液主要以生理盐水为主,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容量为 3000ml-5000 ml、常用灌注流量为 300-600 ml/min,灌注时间 1 h。一般给予1-2次即可见效,有效率可达40%-60%。(来源:中国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版))

2)靶向治疗
近年来,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发展迅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癌症及恶性腹水中均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表明多种分子靶向药物都有较好的控制腹水的作用,如恩度、贝伐珠单抗、卡妥索单抗等,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生存期更长。腹腔内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是缓解难治性恶性腹腔积液的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有研究显示,给予腹腔注射恩度或贝伐珠单抗联合腔内热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腹水明显消退,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3)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同样发展迅速,目前主要包括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TNF、IL-2、OK-432、高聚金葡素、短小棒状杆菌和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等。有关数据表明,rmhTNF 单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2.86%~46.03%。(来源: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3.中医疗法
此外,中医中药方对恶性腹水有一些辅助治疗价值,包括使用一些利尿、抗肿瘤的中药方等,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但需要进行辨证论治,不可盲目用药。
4.加强护理
卧床休息:中、重度腹水患者建议卧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血流量,降低肝代谢负荷,另一方面可以使肾血流量增加,改善肾灌注,有利于腹水消退。
密切观察:注意测量腹围、监测体重,记录每日饮水量、尿量,有助于判断腹水增长的速度。
癌症晚期的癌性腹水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以利尿、补充白蛋白、腹腔穿刺放液及联合抗肿瘤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癌性腹水若治疗不及时,一方面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还会加速肿瘤的进展,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调整饮食、提高免疫力,将风险降到最低,争取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