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为“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管理”。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1.7%。早期发现与科学管理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
1. 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如手部“搓丸样”抖动)、动作迟缓、肌肉僵直、平衡障碍等。
2. 非运动症状:嗅觉减退、睡眠障碍(如夜间喊叫、拳打脚踢)、焦虑抑郁、便秘等,这些可能早于运动症状出现。
治疗手段:从药物到AI技术
药物治疗:作为首选方案,需长期规范用药。
手术治疗:如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可显著改善中晚期患者的运动功能。
AI辅助诊疗: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分析患者动作,精准评估运动功能;脑机接口等新技术为治疗带来新突破。
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帕金森病管理
面对这一棘手病症,人工智能技术为帕金森病的管理带来了曙光。AI 通过分析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患者运动数据,能精准识别帕金森病症状,还能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比如,系统通过分析患者日常走路的步数、步幅、速度等数据,就能发现病情的细微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而且AI能够利用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技术,对脑部影像进行分析,帮助医生更早、更准确地诊断帕金森病,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在疾病管理方面,AI同样表现出色。借助AI开发的聊天机器人,可以为患者提供全天候的健康咨询服务,解答他们关于治疗、护理和康复的各种疑问。还能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并通过视频、语音等形式指导患者进行训练,实时反馈训练效果,就像一位贴心的私人康复教练。
预防与日常管理建议
1.高危人群:60岁以上老人、有家族史、长期接触农药或重金属者需定期筛查。
2.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太极、散步)、保持心理健康。
3. 早筛自查:若出现手抖、动作迟缓、写字变小、嗅觉减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家庭护理小贴士
心理支持:耐心倾听患者需求,避免过度保护,鼓励其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
防跌倒措施:家中减少障碍物,浴室安装扶手,选择防滑鞋。
用药管理:设定闹钟提醒服药时间,避免漏服或擅自调整剂量。
帕金森病虽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治疗与全程管理,患者仍能享有高质量生活。今年世界帕金森病日,让我们共同关注神经健康,用科技与温情为患者点亮希望!
脑科病院神经外科帕金森专家门诊
坐诊专家:王辉副主任医师
时间:每周三上午8:30-12:00
地点:西安医学院凤城医院A楼二楼神经外科诊室
预约电话:029-8653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