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骨骼健康逐渐成为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凤城医院骨一科门诊,每年都会接诊大量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患者——轻轻摔一跤就可能造成骨折,甚至咳嗽用力都会引发肋骨骨折。这种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的骨质疏松症,正悄悄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存在骨质疏松问题,而早期症状的隐蔽性,往往让人们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骨质疏松的早期征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骨质疏松并非毫无征兆。许多人会在早期出现腰背酸痛、关节隐痛等症状,尤其是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后,疼痛会明显加重。部分人还会发现自己“变矮”了——由于椎体压缩,身高较年轻时缩短3厘米以上,甚至出现驼背。更需警惕的是“脆性骨折”,即轻微外力下发生的骨折,如转身取物时肋骨骨折、下楼踩空时脚踝骨折等。凤城医院骨一科专家提醒: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60岁以上男性,应尽早到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测,排查骨质疏松风险。
【科学预防骨质疏松:从生活习惯到医学干预】
预防骨质疏松需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入手:
一是增加钙质“收入”。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同时补充维生素D(如多晒太阳、食用鱼类),促进钙的吸收。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日钙摄入量不低于1000毫克,维生素D摄入量增至800-1000国际单位。
二是减少钙质“流失”。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这些习惯都会加速骨量丢失。坚持规律运动同样关键,每周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结合抗阻训练(如举哑铃、弹力带练习),能有效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骨骼健康。
三是必要时医学干预。对于骨量低下或已确诊骨质疏松的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同时凤城医院骨一科采用个性化诊疗方案,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防治计划。
【守护骨骼健康,拥抱品质生活】
骨质疏松并非不可战胜,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从今天起,关注饮食均衡、坚持运动、定期体检,用科学的态度守护骨骼健康。如果您或家人正被骨骼问题困扰,欢迎到凤城医院骨一科咨询就诊,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一站式骨骼健康管理服务,让每一步行走都更稳健,让生活充满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