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去医院做CT检查时,常常会听到“64层”、“128层”甚至“640层”这样的描述。很多人认为,640层效果肯定好。事实上层数多固然有其显著优势,但在一些常规部位的检查中640层CT和64层CT,甚至16层CT效果相当。下面针对CT设备的一些常见问题给大家进行解析。
一、排和层的区别:
1、排:是指CT探测器在身体长轴(Z轴,图1)方向上的物理排列数量。例如,“64排CT”意味着探测器由64排物理单元组成(图2)。 排数决定了CT检查覆盖的宽度,排数越多,覆盖越宽,扫描就越快。
2、层:是指CT数据采集系统同步获得图像的能力,即机架旋转一圈能同步采集并重建出的图像层数。例如,“64层CT”意味着扫描一圈就能得到64张断层图像。一般情况下,64层CT对应64排探测器。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32排CT也可以产生64层图像,64排能产生128层图像,同理也可使320排CT产生640层图像,这源于飞焦点技术的应用使图像更清晰。

图1 探测器的三个方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图2 16排、40排、64排探测器Z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二、检查效果相当的部位
常规头颅、胸腹部平扫、一般性筛查,主流的多层CT(如:16层、32层、64层等)完全可以胜任。

三、对层数有要求的部位
一些特殊的检查对层数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心脏CTA检查指南要求64层以上CT可以进行检查,然而64层CT进行心脏CTA对检查医生技术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快心率扫描,而640层CT进行心脏CTA检查则就简单的多。类似检查部位有胸痛三联征检查,多部位血管联合成像等。

64层CT心脏CTA球状视图,心率93次/分,图像有一定的伪影

640层CT心脏CTA球状视图,心率95次/分,图像无运动伪影
四、640层CT的优势
1、扫描速度极快:多层数CT一次旋转就能覆盖更大范围或采集更多层图像。这对于无法屏气配合或处于疼痛状态的患者(如急诊外伤)至关重要,能大幅减少运动伪影,提高成功率。在不同心率下的心脏CTA扫描也优势明显。
2、覆盖范围更广:多层CT一次扫描就能完成大范围检查(如“胸痛三联征”扫描,一次扫描同时观察冠状动脉、肺动脉和主动脉;也可进行全身大范围血管成像或创伤全身快速筛查)。
3、实现超薄层厚,提升细节分辨率:多层CT通常具备实现亚毫米级(如0.5mm、0.6mm)超薄层重建的能力。可以减少部分容积效应,让细小结构(如微小结节、微小血管、骨小梁)显示更清晰、避免病灶遗漏。

腹部及下肢静脉CTV
总结:64层和640层的区别你了解了吗?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会对CT的种类有更多的了解。选择何种CT,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病情、检查目的、身体状况(如能否屏气)以及耐受性,综合判断选择最合适的CT和扫描方案,在保证图像质量、诊断信息、检查速度、辐射安全和效率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