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不适时,滴眼液常成“急救工具”,但用法不当可能影响效果甚至伤眼。了解正确用法、注意事项和选择原则,让它真正守护眼健康!
一、滴眼液,你用对类型了吗?
不同滴眼液功效不同,需对症选择:
润滑保湿类:含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缓解干眼、眼疲劳干涩,适合盯屏幕、干燥环境人群。
抗菌消炎类:含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用于细菌性结膜炎等感染,需遵医嘱,不可长期滥用。
抗过敏类:含抗组胺药(如奥洛他定),缓解过敏性结膜炎的眼痒、发红。
激素类:含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用于严重炎症、术后抗炎,长期用可能升眼压,需严格遵医嘱。
二、正确滴用步骤:简单有效
1、洗净双手,避免污染;
2、混悬型滴眼液需摇匀;
3、头后仰,轻拉下眼睑露出结膜囊;
4、瓶口对准结膜囊滴1-2滴(不接触眼睛),闭眼1-2分钟,可按压内眼角防药液浪费;
5、盖紧瓶盖,按要求存放,开封后一般4周内用完。
三、这些错误用法在伤眼!
•一次滴3滴以上,药液溢出还刺激眼部;
•直接滴在黑眼球上,刺激角膜;
•多种滴眼液混用不间隔(需隔5-10分钟);
•无感染时长用抗菌类,破坏菌群平衡;
•使用过期药液,可能引发感染。
四、特殊人群使用注意
•儿童、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选药;
•戴隐形眼镜者,多数需摘镜后使用,戴镜前间隔15-30分钟;
•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用前告知医生病史。
五、这些情况需就医,别自行滴药
•眼痛、视力骤降、视物模糊;
•眼睛红肿、分泌物黄绿色(可能严重感染);
•滴药后症状加重或刺痛瘙痒;
•眼部外伤、异物入眼后不适。
滴眼液不是“万能药”,选对类型、用对方法,才能发挥护眼作用。正确用滴眼液,让双眼舒适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