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凤城医院急救电话:029-86530966

健康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保健 >> 健康讲堂 >> 正文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

发布日期:2020-03-06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主要表现: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1、黑线姬鼠  2、褐家鼠  3、大林姬鼠 

(二)传播途径:1、呼吸道传播  2、消化道传播  3、接触传播  4、垂直传播  5、虫媒传播

(三)易感性:

(四)流行特征:地区性  季节性  周期性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4-46天,平均2周;三大主征:发热、出血、肾损害;五期经过:可重叠或越期。

a.发热期  b.低血压休克期  c.少尿期  d.多尿期  e.恢复期 

1、发热期:“发热、三痛、三红、一水肿、肾损害

a. 三痛:头痛 、腰痛、 眼眶痛三红:面红,眼红,颈胸红—“酒醉貌

b.皮肤粘膜出血:腋窝、胸背出血点—“搔抓样或条痕样

c.一肿:球结膜水肿—“水泡眼

d.肾损害:早期大量蛋白尿

2、低血压休克期

1)微循环灌注不足表现  2)急性肾衰  3)出血症状加重

3、少尿期

主要表现:

★三中毒:尿中毒、水中毒、酸中毒

★二紊乱: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一加重:出血加重

4、多尿期:本期水电解质紊乱达高峰,也易并发感染,甚至出现第二次休克。

5、恢复期一般1-3月。

标志:尿量逐渐回复到<2000ml/日。但肾功能完全恢复则需更长时间。

四、并发症

1、内脏出血  2、中枢神经系统  3、肺水肿

六、预防

防鼠灭鼠

个人防护

预防疫苗

疫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