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常常被认为是衰老的正常现象,没啥了不起的,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面临人类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人类的重要健康问题。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共同列为徒害中老年人的三大杀手!
骨质疏松在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很多患者是在发生骨折就诊后才发现骨质疏松。2013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报告:全球每3秒钟就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1/3-1/2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较少数髋部骨折患者会在骨折后的6个月内死亡!
因此,骨质疏松离我们并不遥远,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了解和学会如何进行科学防治。骨质疏松的五个信号:

生活中常常会有人给你支招,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骨质疏松只是老年人的问题,只有老年人才需要检查。
误区二:骨质疏松只与女性有关。
误区三:骨质疏松没有明显的症状。
误区四:饮用牛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误区五:骨质疏松无法治疗。
误区六:骨质疏松的唯一治疗方法是服用药物。
误区七:骨质疏松只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
误区八:骨质疏松只是与遗传有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这些都是骨质疏松最常被误解的地方,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那就要仔细阅读后面的内容了。
骨质疏松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每个人的骨骼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时存在旧骨吸收和新骨形成的过程。这依赖于骨骼中的两种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帮助你不断形成新的骨头,破骨细胞则不断地在清理着你老化的骨头.给新骨头腾地方,从而使骨骼达到相对平衡的生长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其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破骨细胞“吞噬骨头”的速度会超过成骨细胞“形成骨头”的速度,久而久之,骨量逐渐下降,骨骼就变得脆弱起来,脆性的增加导致容易发生骨折,即使在轻微外力下或日常生活中即可发生,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骨质疏松。

(图片来源于网络)
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危害?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很多患者都是在骨折发生后经过相关检查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

(图片来源于网络)
骨质疏松防治的关键在于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延缓或阻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风险,将危害降至最低。
对于这样的疾病,能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是最好不过的了,那么,如何预防骨质疏松?预防骨质疏松的三大措施一般是饮食调理、适当运动、晒太阳等。
1、饮食调理
建议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平时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多喝水,以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
2、适当运动
平时要适当参加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力量,促进钙的吸收,同时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3、晒太阳
日光照射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建议每天坚持晒半小时的太阳,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愉悦心情、服用药物等方式来预防骨质疏松。如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