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下来除了担心奶水不够,很多新手妈妈们可能还会面临涨奶的烦恼。而产后一旦遭遇涨奶,不仅宝宝吃奶成了难题,妈妈们也会因此感到痛苦,涨奶还有可能导致乳腺炎的发生。因此,及时有效的解决涨奶问题对妈妈而言刻不容缓。

(来源于网络)
哺乳妈妈为什么会涨奶?
涨奶主要是因乳房内乳汁及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有些孕妇从孕晚期开始就感觉有初乳分泌,当胎盘娩出后,泌乳素增加,刺激产生乳汁,乳腺管及周围组织膨胀,在产后第3-4天达到高峰。
如果产妇在宝宝出生当天未能及时哺喂,或哺喂间隔时间过长,或乳汁分泌过多,宝宝吃不完,均可使乳汁无法被完全排出,乳腺管内乳汁淤积,此时乳房变硬,乳头不易含接,产妇会因怕痛而减少喂奶次数,进而造成乳汁淤积,加重涨奶。
如何缓解产后涨奶?
1.及时实施“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解铃还需系铃人,在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帮助其含接母乳,通过宝宝的吸吮,有效刺激乳腺管,使乳汁分泌量增加。

2.产后24小时尽早实施手法按摩开奶:适当的按摩同样可以有效的促进乳汁分泌,让宝宝尽早多吸吮,预防后期涨奶。
3.手法按摩点穴疏通

4.包心菜外敷可以有效缓解乳房胀痛:包心菜洗净后剥下整个菜叶,将叶梗擀软后放入冰箱冷藏15-20分钟左右,将腋下、乳房用包心菜敷上,每20分钟更换一次,连续敷3天。
5.饮食调节:产后的饮食宜清淡,多喝水,产后第一个星期暂时不要喝过多的下奶汤如猪蹄排骨、鸡蛋醪糟、鲫鱼豆腐汤等,以免乳汁分泌旺盛,乳汁太过浓稠,不易排出。
6.选择合适的内衣:产后切记不要为了形象美穿戴过紧的文胸,可选择柔软棉质宽松的内衣加以支托。
产后涨奶一旦发生,建议尽早采取行动,防止涨奶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