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疫苗是用细菌、病毒等各类病原微生物通过减毒、灭活、基因重组等方式而制成的生物制剂,它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自从我们国家开始实行儿童计划免疫以来,许多疫苗针对传染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是,在成年人群里,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依然很高。那么,成年人需要接种疫苗吗?
很多成年人认为接种疫苗是小孩子们的专利,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对于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成年人也应该得到适当的保护,给予相应的免疫接种。成人疫苗接种主要取决于年龄、生活习惯、免疫史、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
对成年人而言,有什么常见的疫苗需要注射呢?
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容易引发传播并引起季节性流行疾病,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全球范围内,最常用的就是注射灭活流感疫苗,即使流行病毒和疫苗并不完全匹配,流感疫苗也能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
优先接种人群包括:6月龄以上6周岁以下的婴幼儿,60周岁以上的老人,一些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与上述人群密切接触的照顾者,极度肥胖的人,医疗工作人员,托幼工作人员等等。每年引起流感的的病毒不同,因此每年都应接种流感疫苗,最佳的时间是十月至次年3月份。
乙肝疫苗: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造成的可能威胁生命的肝脏感染,即使在新生儿时接种过乙肝疫苗,但它的效果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所以,对于成人来说,定期接受乙肝抗体检测并接种乙肝疫苗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按照三针的注射程序(即0、1、6个月)。乙肝疫苗接种后不是一劳永逸的,接种者情况不同,抗体持续的时间不同。对下列有特殊需求的人员,建议定期检测抗体,抗体浓度低了,需要加强注射。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
接受器官移植患者;
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免疫功能低下者;
乙肝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等。
目前戊型肝炎的发病率也比较高,每年成上升趋势。特别是戊肝病毒高暴露风险人群(大学生、食品从业人员、旅行者)我们建议乙肝和戊肝联合接种。
肺炎疫苗: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中耳炎、鼻窦炎等疾病的主要病原体,虽然老年人和儿童是高危人群,但健康成年人在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抵抗力下降时也会发病。此外,患有慢性疾病的成人也建议接种。
肺炎23价多糖疫苗适用于≥2岁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慢性病者、体弱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流感和肺炎球菌疾病同为呼吸系统传染病,易感季节都是秋冬季。对老年人来说,流感疫苗和 23 价肺炎疫苗联合接种好处多,不仅可以预防流感,还可以减少肺炎球菌性肺炎和侵袭性肺炎球菌病的发生频率,具有叠加的保护作用。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是通过DNA重组技术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转染截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编码序列,表达特异性抗原,经纯化,冻干制成 。
适用于预防带状疱疹,不适用于预防原发性水痘,适用于50岁及以上成年人,免疫程序为两剂,第二剂与第一剂间隔两个月接种。
宫颈癌疫苗:
宫颈癌疫苗,又称HPV疫苗,能够预防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疾病。目前国内上市的是二价HPV疫苗和四价HPV疫苗,还有九价HPV疫苗,二价、四价HPV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接种,九价HPV疫苗适用于16-26岁女性接种。
目前的宫颈癌疫苗均为针对特异病毒型别的预防性疫苗,虽然具有交叉保护效果,但仍有少部分致癌病毒型别未被覆盖,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女性仍然存在发生HPV病毒感染和宫颈病变的可能性。所以,疫苗接种后还需要定期体检,进行宫颈癌筛查。
疫苗不只是儿童的专属,成年人也需要疫苗的保护,及时了解相关疫苗信息,尽早建立属于自己的免疫屏障。
疫苗咨询电话:029-896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