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凤城医院急救电话:029-86530966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正文

【2020年度】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阴道分娩的临床处理探讨

发布日期:2021-01-29    作者:杨宁宁     来源:产科     点击:

摘要:目的:分析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阴道分娩的处理。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6例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等待自然临产、引产干预。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羊水II°-III°浑浊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的阴道分娩中,引产处理的引入,可提升其阴道分娩成功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形成。


关键词:足月妊娠;羊水偏少;阴道分娩


前言:近年来,产科管理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羊水偏少作为产科常见并发症,其不仅容易影响孕妇的分娩方式,还可能干扰围生儿的预后安全[1]。因此,分析足月妊娠羊水偏少自然分娩孕妇的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于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6例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经阴道分娩。依据处理方法的异同,分成常规组(59例)和观察组(67例)。常规组孕周(40.8±0.9)周;初孕妇34例,经孕妇25例;羊水量(6.7±1.1)L。观察组孕周(40.9±0.8)周;初孕妇38例,经孕妇29例;羊水量(6.6±1.1)L。差异不显著。

1.2方法

常规组等待自然临产:自孕37周开始,按照>1L/d标准,给予孕妇补液干预;同步嘱孕妇按照每日2L标准,经饮水扩容,维持此状态,等待自然临产,并为孕妇的阴道分娩提供支持。

观察组实施引产处理:足月妊娠孕妇证实为羊水偏少后,实施宫颈成熟度评估,参照其宫颈Bishop评分结果确定干预方案。观察组31例孕妇的初次宫颈Bishop评分结果≥6分,立即经静脉途径给予患者使用催产素,密切监测孕妇的宫缩状况,待其进入临产状态后,送入手术室分娩;另外36例患者的初次宫颈Bishop评分均<6分,采用双球囊置入法,促进孕妇宫颈成熟,并观察孕妇的宫缩状况变化。实施双球囊干预后,22例孕妇于12h内进入临产状态,送至手术室分娩;另外14例孕妇则给予催产素引产干预。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软件统计。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分娩方式

常规组中转剖宫产率42.37%,高于观察组(P<0.05)。

1 分娩方式[n/%]

组别

例数

阴道分娩

中转剖宫产

常规组

59

34(57.63)

25(42.37)

观察组

67

49(73.13)

18(26.87)

χ2

-

6.92

6.92

P

-

<0.05

<0.05

2.2羊水II°-III°浑浊发生状况

    常规组10例伴羊水II°浑浊,8例伴羊水III°浑浊,而观察组共5例伴羊水II°浑浊,2例伴羊水III°浑浊;常规组羊水II°-III°浑浊发生率30.51%,高于观察组(P<0.05)。

2 羊水II°-III°浑浊发生状况

组别

例数

羊水II°浑浊

羊水III°浑浊

羊水II°-III°浑浊

常规组

59

10(16.95)

8(13.56)

18(30.51)

观察组

67

5(7.46)

2(2.99)

7(10.45)

χ2

-

-

6.89

P

-

-

<0.05

3讨论

近年来,羊水偏少发生率逐渐增加[2]。这类并发症的病因包含母亲血容量不足、胎儿畸形、伴妊娠合并症等。随着临床对于这类产科并发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与孕孕妇分娩方式、围生儿安全之间的关联性,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如何保障羊水偏少孕妇的分娩安全,已经成为产科围产期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引产干预作为产科常用干预手段,其可通过催产素的使用,促使孕孕妇快速转入临产状态,进而保障其分娩安全。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的阴道分娩管理中,引产干预方法的应用,可确保足月妊娠孕妇的安全分娩,并保障围生儿的安全状况。

相对于其他处理方法而言,引产干预在足月妊娠羊水偏少阴道分娩孕妇中的应用优势在于:(1)孕妇妊娠时段符合引产要求。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的妊娠阶段,符合引产操作的要求。由于胎儿生长发育良好,因此,针对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实施引产干预,基本不会增加围生儿的异常风险。(2)可避免羊水过少的形成。与其他健康孕妇不同,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处于特殊状态。如未能及时进行干预,其阴道分娩时,羊水持续流出,可能引发羊水过少问题,这一状况容易增加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形成风险。而给予孕妇引产干预后,及时性的引产操作,则可帮助孕妇避免羊水过少状态的形成。(3)保障阴道分娩率水平。引产对羊水不足孕妇羊水剩余量的维持作用,可间接保障其分娩安全性,由此可认为,这种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提升阴道分娩率作用。本研究证实:观察组阴道分娩率73.13%,高于常规组(P<0.05)。

为了充分保障引产处理方法作用的发挥,在针对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实施引产干预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种注意事项:(1)合理选择引产时机。不同孕周可能会影响羊水偏少孕妇的引产安全性。为了促进引产处理作用的发挥,可将孕妇的孕周作为选择引产时机的重要标志。对于孕周不足40周的羊水偏少孕妇,如直接实施引产,其可能因宫颈成熟度不足、孕妇缩宫素受体准备不佳等因素影响,而造成中转剖宫产,因此,对于处于这一时段的孕妇,可考虑等待一段时间后,实施引产(如未自然临产);如孕妇的孕周≥40周,可直接实施引产,以保障孕妇的阴道分娩成功率。(2)加强孕妇宫缩状况的监控。实施引产干预后,需加强对孕妇宫缩规律变化特征的监控,一旦发现孕妇进入临产状态,需立即做好相关准备,为其阴道分娩提供良好的管理及配合。(3)加强围产期管理。待孕妇分娩后,做好孕妇生理状态、情绪状态的评估与监控,避免其于分娩后阶段,出现相关并发症。此外,对于出现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异常状况的新生儿,加强其体征监测,以避免不良预后的形成。

综上所述,宜于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的管理中,推行引产干预,以保障孕妇的安全分娩。

参考文献:

[1]王孝贤,高洁,张茗,等.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阴道分娩的临床处理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11(02):62-65.

[2]武红利,张惠,梁玲,等.足月妊娠不同时期合并羊水偏少引产142例临床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4,31(06):10-15.

 

(发表期刊封面)

(期刊目录)

(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