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妇科收治了一位50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因后续静脉化疗需要,9月15日,妇科护士为其进行PICC置管术。
经过对患者血管的评估,最终选择从左侧贵要静脉置入PICC导管,置管过程非常顺利,护士一针见血成功送管,初步固定好导管后,通过X线片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
正常情况下,导管应从贵要静脉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到达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

(正常情况下置入PICC导管影像图,来源于网络)
然而,该患者的X线片却显示导管从脊柱左侧一路向下至左心房,尖端位于第十胸椎左侧水平,其位置不正确。

因置管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且过程顺利,回血情况良好,妇科护士长毕凯悦认为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导管置入异位,二是该患者是永存左上腔静脉。立即与医院静脉治疗MDT团队王晶护士长、超声技师栗玉娇老师协商,同时电话咨询了相关静疗专家,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和文献。大家一致认为患者永存左上腔静脉可能性较大,提出两种求证方案,第一、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第二、进行血管造影检查。

随即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心脏超声检查,确定该患者为“永存左上腔静脉”。


因超声显示导管尖端位于冠状静脉窦内,位置过深,查阅资料提出,经左上腔静脉置入PICC导管尖端应位于其中下段,若进入冠状静脉窦或右心房则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心绞痛等情况的发生,随即向患者交代所面临的问题,患者表示理解,并选择调整导管尖端位置后保留导管。
随后再次进行了心脏超声,冠状静脉窦内无导管尖端显影,推注生理盐水后右心房内可见少量液体流动,胸片定位最终确定导管尖端位于第七胸椎左侧水平,该导管可安全使用。

该患者为我院开展PICC置管术以来的第一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在该患者PICC导管后续的使用中,我们会做好观察、宣教和随访工作,确保该导管的安全使用!
【相关知识拓展】
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静脉畸形,正常人左头臂静脉回流入左无名静脉,然后汇入上腔静脉,当左头臂静脉发育异常时,胚胎期形成的左上腔静脉可持续存在。当左头臂静脉发育异常出现狭窄,内腔闭锁或未能形成者,左颈总静脉与左锁骨下静脉汇合后不能向右斜行回流到右位的上腔静脉时,便在主动脉弓与左肺肺门之前向下行进,并接受左上肋间静脉及半奇静脉的来血,然后穿过心包与心脏连接,形成所谓的永存左上腔静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常见的永存左上腔静脉与冠状静脉窦连接,开口于右心房,多伴有冠状静脉窦扩张。少见的永存左上腔静脉开口于左心耳与左上肺静脉之间。极少数引流入左肺静脉。虽然PICC置管术在临床已广泛开展,但医护人员对永存左上腔静脉认识较少,且难以采取相应措施在置管前给予诊断,加以预防。当X线定位导管尖端位于胸椎左侧的永存左上腔静脉时,也无须惊慌,如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均能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