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词,同时也是大家最熟悉又陌生的疾病,孩子出生后的3、4、5个月会接种百白破疫苗,生活中不慎磕伤、碰伤、烧伤,有出血的伤口,大部分人会来医院预防破伤风感染,也有一些人,不以为然,但这个疾病,你真的了解吗?
破伤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破坏神经的正常抑制性调节功能,导致肌肉痉挛运动失调,产生肌肉强直和阵发性痉挛的症状,最后可因窒息、吸入性肺炎、心力衰竭而死亡。
破伤风广泛存在土壤、水中、人和哺乳动物粪便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潜伏期多数为3-21天,中位数7天,最短可1天发病,也可长达半年以上,感染部位越接近中枢神经(头部、颈部),潜伏期相对越短。该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缺乏医学干预的环境下,病死率高达100%,趋近于感染狂犬病的死亡率,即使经过积极救治,病死率在全球仍高达30%-50%,具有急性、致死性、致残性、可预防性等特点,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
破伤风感染的临床表现:肌肉强直、肌肉痉挛。受影响的肌群依次为咀嚼肌→面部表情肌→颈、背部腹部、四肢→膈肌。表现为:“苦笑”面容、牙关紧闭、吞咽困难、呛咳、颈部强直、角弓反张等。轻微的刺激可诱发,如光、声、接触、饮水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7月27日,我科接诊一例75岁的女性,被枣树刺刺伤左手拇指,自行将刺拔除,未行伤口处理及预防破伤风,刺伤后第二天便出现了头痛、牙关紧闭、全身多处肌肉僵硬、痉挛,在当地治疗后无明显好转,遂转至我科,我科张医生查看病人后,立即给予拔甲、双氧水反复冲洗受伤部位,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多部位肌肉注射、镇静等对症治疗,遂后收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了严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经过ICU、老年病科、心内科等多科室积极治疗后,治愈出院,治疗的费用也是极为昂贵的。
身为一个急诊科一线医师,接诊过很多因外伤出血来注射破伤风的患者,因此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你知道的破伤风预防的方式是哪几种?
2、你知道各种方式预防后保护时长吗?
3、你认为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后可完全预防破伤风吗?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人知道的预防破伤风的方式,主要被动免疫是:1.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iu 皮试后肌肉注射,因为破伤风发病有一定潜伏期,尽早注射有预防作用,但其作用短暂,有效期为10天左右,针对深部创伤、有潜伏厌氧菌感染的病人,1周后可追加注射1次。2.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 250-500iu 肌肉注射,一次注射后可存留4-5周,免疫效能是破伤风抗毒素的10倍,有效期约为28天。
相信很多人认为,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后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实则不然,前面也提到了,破伤风的潜伏期可以长达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当体内的抗毒素、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药效减弱后,又该如何呢?
破伤风疫苗的接种程序:
1、无破伤风免疫史者:按0、1、7-12月的程序完成3针基础免疫,以后间隔5-10年加强注射1剂。
2、妊娠期妇女应尽早接种首剂,并在间隔至少4周后接种第2剂。第2剂次至少应在生产前两周完成接种。
3、创伤暴露后的免疫预防策略及接种程序。
免疫史 |
最后一剂加强至今时间 |
伤口性质 |
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
破伤风被动制剂(TAT/TIG) |
接种破伤风疫苗≥3剂次 |
<5年 |
所有类型伤口 |
无需 |
无需 |
5-10年 |
清洁伤口 |
无需 |
无需 |
5-10年 |
不洁或污染伤口 |
加强1剂 |
无需 |
>10年 |
所有类型伤口 |
加强1剂 |
无需 |
接种破伤风疫苗<3剂次或免疫史不详 |
— |
清洁伤口 |
接种3剂 |
无需 |
— |
不洁或污染伤口 |
接种3剂 |
需要 |
4、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免疫程序及保护时间。
|
第1针剂 |
第2针剂 |
第3针剂 |
第4针剂 |
推荐接种间隔 |
接种第0天 |
与第1剂间隔4-8周 |
与第2剂间隔6-12月 |
与第3剂次间隔5-10年后 |
最小间隔 |
|
4周 |
6个月 |
|
最后一次接种后的保护时间 |
|
3年 |
5年 |
10年 |
5、接种的禁忌症:
⑴患严重疾病、发热者;
⑵有过敏史者;
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
不良反应: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要处理即自行消退。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破伤风及破伤风的预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知道了这个疾病的凶险。我院以创伤外科为主,随着创伤救治绿色通道的建立,我院急诊科在创伤救治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外伤救治的同时,也同样要降低患者感染破伤风的风险,我院急诊科,现已开展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接种工作,本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