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日前召开了“门诊质量提升研讨会”,会议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这一主线、以“十八项核心制度”为工作指南、以“患者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为工作目标,紧密围绕科室的工作计划,对门诊工作中的亮点、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以门诊工作为抓手,全面部署科室全年重点工作。

会上,科务会上全体成员积极发言,就上一年度门诊工作予以高度肯定,同时还就门诊存在问题,做认真分析,包括门诊就诊患者病种分组、呼吸慢性管理、呼吸治疗室等方面。
病种分组:就科室病种进一步细分为:呼吸睡眠组、间质性肺病组、哮喘慢阻肺组、肺结节组,对于以上各组分别安排科室专家、骨干医生专人专病门诊。
慢病管理:呼吸慢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慢性咳嗽等,其中慢病宣传、慢病筛查为一重要环节。科室加大对门诊及住院慢病患者慢病的宣教工作,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慢病患者随访工作,特别提出每月定时间免费为慢病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及时掌握患者慢病控制及进展情况,并适时调整长期治疗方案。
新技术-呼吸睡眠疾病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首先门诊设立呼吸睡眠门诊,同时在科内进行该疾病的相关知识讲座,不断加强医务人员知识储备,提高认识。在门诊对肥胖、打鼾患者等OSAS高危人群进行健康宣教、初级筛查,并做好后续诊疗、随访工作。
最后,特别提出了,门诊护士加强巡回并观察,发现特殊人群,如危重、老、弱、残疾等人群,主动提供服务。为老年、危重患者实时监测生命体征,特殊情况优先就诊。
本次会议不仅对过去一年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未来一年进行展望,望在来年工作中,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对照规范化建设标准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能更好的服务周边患者,扩大辐射范围,提高知名度,造福我省乃至周边地区的广大深受呼吸系统疾病困扰的患者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