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重要吗?
当然!!!
血液里有三种重要的血细胞,分别是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是血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主要起到止血、凝血、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的功能。成年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为(100-300)×10^9/L。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主要有以下原因:
1、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这是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负责生成各种血细胞,包括血小板。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造血干细胞造成损伤,使其增殖和分化能力下降,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


2、免疫因素
化疗可能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异常。一方面,化疗药物可能使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这些抗体会识别并结合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被免疫系统误认为是外来异物而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化疗后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感染也可能诱发免疫反应,进一步破坏血小板。
3、血小板消耗增加
化疗后患者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在感染时,身体会启动炎症反应,这会导致血小板在炎症部位聚集和消耗;而出血时,血小板会被大量消耗以参与止血过程。此外,化疗药物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内皮下的胶原暴露,从而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小板消耗增加。
4、其他因素
化疗期间,患者可能因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尤其是铁、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相关营养素缺乏,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同时,肝脏功能受化疗药物影响,可能导致血小板生成素等造血调节因子合成减少,也会间接影响血小板的生成。
那么原因明确了,我们该预防呢?
一、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休息与活动
当血小板计数较低时(20×10^9/L),应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严重出血或血小板计数小于10×10^9/L者,建议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
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保证身体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坚硬、粗糙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和消化道黏膜,引起出血。有消化道出血时,应根据病情遵医嘱禁食或给予流食、半流食。


3、预防出血
①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出血。
②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用力刷牙损伤牙龈;使用电动剃须刀剃须,防止刮伤皮肤。
③避免挖鼻孔,如需清理鼻腔,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轻轻擦拭。

4、 药物干预
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提前使用促进血小板生成的药物,以预防血小板过度减少。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虽然令人担忧,但它是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暂时现象。通过科学的监测、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积极的心理调适以及与医生的密切配合,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守护好“生命之盾”。血小板减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智慧应对和科学管理。相信在医患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平稳度过这一修复期,迎接更加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