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游泳性耳炎(外耳道炎):
原因: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游泳后耳道内残留水分,导致耳道皮肤潮湿、软化。潮湿的环境非常适合细菌(有时是真菌)生长繁殖,引发感染和炎症。水质不干净(如湖水、河水、或消毒不充分的泳池水)会增加风险。用棉签、手指或异物掏耳朵也可能损伤娇嫩的耳道皮肤,为细菌入侵打开门户。
症状:
初期:耳道瘙痒、轻微发红、不适感。
进展期:明显的疼痛(尤其在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加剧)、耳道肿胀、有分泌物(可能透明、黄色或脓性)、耳道堵塞感、听力轻微下降。
严重时:疼痛剧烈,可能放射到头部、颈部或面部,耳周淋巴结肿大,甚至发烧。
特点: 疼痛通常在外耳道(耳孔到鼓膜之间的通道)。
2、耵聍栓塞被泡胀:
原因:耳屎(耵聍)本身有保护作用,但如果积聚过多形成硬块堵塞耳道。游泳时水进入耳道,使耳屎吸饱水分膨胀,压迫耳道壁和鼓膜,引起疼痛、闷胀感和听力下降。
症状: 堵塞感、闷胀感、听力减退、疼痛(通常是压迫性的钝痛)、可能有耳鸣。牵拉耳廓通常不会明显加剧疼痛(这点与游泳性耳炎不同)。
特点:通常没有感染迹象(如红肿、流脓)。
4、水温刺激或化学刺激:
原因:突然接触冷水可能导致耳道血管痉挛或刺激神经引起短暂疼痛。泳池中过高的氯或其他化学物质也可能刺激敏感的耳道皮肤,引起刺激性皮炎,导致红肿、瘙痒和疼痛。
症状: 通常是短暂的刺痛或灼热感,或持续的刺激感、瘙痒、发红。
特点: 疼痛通常在游泳时或刚出水时明显,离开水源后可能较快缓解。
5、外耳道皮肤损伤:
原因: 用棉签、发夹、指甲等不当清洁耳道,刮伤了娇嫩的皮肤。
症状: 刮擦感、疼痛(尤其在触碰时)、可能有轻微出血。
特点: 通常有掏耳朵的病史。
该怎么办?
1、保持耳朵干燥: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游泳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外耳,将头向两侧倾斜,轻轻牵拉耳廓帮助水分流出。绝对不要用棉签伸进耳道掏水,这会损伤皮肤并将耳垢推得更深。
2、不要掏耳朵: 避免任何东西进入耳道,以免加重损伤或感染。
3、观察症状:如果只是轻微短暂的不适,保持干燥后很快缓解,可能只是水的刺激。
如果疼痛持续、加重,出现瘙痒、流液、肿胀、听力下降、牵拉耳廓疼痛加剧等症状,强烈建议及时就医。
4、就医:医生(通常是耳鼻喉科医生)会用耳镜检查你的耳道和鼓膜,明确诊断是外耳道炎、耵聍栓塞还是中耳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