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婚姻自由的追求,“离异带两娃”不再是我们随口的调侃,而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单亲家庭中成长出来的孩子有可能无法建立与他人正常的亲密关系。然而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单亲家庭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呢?
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决问题。
一、家长对亲密关系的态度
因为一些原因,离婚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孩子必然会因此难过,这个时候家长有必要告诉孩子父母离婚的原因,让孩子明白这一事实,也避免孩子陷入自责的漩涡认为“是因为自己才导致的这一结果”。
因为父母一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孩子是一定会感受到自己家庭的与众不同的。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想法,明白小孩年少时的自尊心是需要被维护的。家长要让孩子相信:即使父母没有在一起但依然会给予他不输别人的爱;他并不是被抛弃了,只是拥有了两份爱而已。
然而在爱孩子这件事上,单亲家庭也有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很多单亲家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与爱倾数给孩子,甚至让孩子承担起伴侣应该承担的情绪价值与义务,过分依赖孩子。如果这份爱的重量无法把握清楚,那么这份爱就会成为孩子的枷锁,可能即使孩子成年后家长也无法做到放手。在这种畸形的亲密关系中长大的孩子因为无从得知一个良好的亲密关系是怎样的而出现两种情况:逃避亲密关系的建立,担心又一次被束缚;或者在亲密关系中受长辈的影响充满占有欲。
在家庭中,家长需要明白孩子无法代替伴侣的责任,即使当下没有伴侣,孩子和自己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未来总会有自己的生活。家长也尽量不要给孩子抱怨离婚的伴侣是多么的糟糕,以免孩子对遇到“另一半”感到恐惧,害怕重蹈父母的覆辙。
二、孩子对自我的认知
很多孩子可能在父母离婚之初非常的难受,甚至可能做出过“过激”的事情,但是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爱妈妈,也爱爸爸。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苦恼,请不要苛责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懂事的“坏小孩”。
接受父母的分别这一事实,但也允许自己的恐惧与懦弱。作为孩子对于家长一方的分别一定是会感到不安的,因为这意味自己失去了一个护盾,请允许自己的胆怯,生活因为胆怯但依然坚持而明媚。
坚定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管是普通家庭还是单亲家庭里的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人格,孩子从来不是任何人的附庸,父母辈没有做到的、做好的事情,不见得自己也会做不好。请相信自己拥有得到幸福,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每个人也都拥有幸福的能力,请不要让“单亲家庭”成为我们获得爱的枷锁,请让我,成为我。最后将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福来者福往,爱来者爱返”,人生漫漫,希望我们都能拥有爱人的能力,也能得到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