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窦炎未彻底治愈或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慢性鼻窦炎。它以长期鼻塞、流脓涕、头痛为主要表现,影响呼吸、睡眠,还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甚至诱发哮喘。了解成因与应对方法,摆脱“鼻”患困扰!
一、谁容易被慢性鼻窦炎“缠上”?
急性鼻窦炎拖延者:感染未及时治疗,炎症迁延超过12周易转为慢性。
鼻腔结构异常者: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导致鼻窦引流不畅,细菌易滋生。
过敏体质者:过敏性鼻炎或对尘螨、花粉过敏,易诱发或加重炎症。
免疫力较弱者:熬夜、劳累、营养不良或患慢性病,抵抗力下降易反复感染。
二、典型信号,别当成“小感冒”!
症状持续超12周需警惕:
1、鼻塞流涕:长期鼻塞,脓性鼻涕难擤净,可能倒流入咽喉引发咳嗽。
2、头痛头晕:额头、面颊等鼻窦区域胀痛,低头时加重,伴注意力不集中。
3、嗅觉减退:鼻黏膜肿胀或分泌物阻塞,导致嗅觉迟钝甚至丧失。
4、全身不适:乏力、睡眠差、记忆力下降,儿童可能精神萎靡、学习效率低。
三、科学应对:治疗与护理双管齐下
1、规范就医:通过鼻内镜、CT明确病情,遵医嘱用鼻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或手术治疗(如鼻息肉切除)。
2、鼻腔冲洗: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除分泌物、减轻水肿(注意压力适中)。
3、改善习惯:戒烟限酒,保持室内湿润,避免接触粉尘、油烟等刺激物。
4、过敏管理:远离过敏原,用抗过敏药物减少炎症诱发因素。
四、警惕并发症:别拖出大问题
炎症蔓延可能引发眶内炎症(视力模糊)或颅内感染(罕见但严重);
鼻后滴漏诱发慢性咽炎、支气管炎甚至哮喘;
长期不适影响睡眠、情绪,可能引发焦虑、抑郁。
五、预防复发:这些习惯要坚持
感冒后鼻塞流涕超2周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鼻窦炎;
不挖鼻、不用力擤鼻,雾霾天戴口罩;
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术后定期复查,清理鼻腔结痂,降低复发风险。
慢性鼻窦炎虽顽固,但早发现、规范治疗加日常护理,就能控制症状、减少复发,让呼吸重回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