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糖尿病被称为“甜蜜的负担”,很多人关注的是血糖、饮食与手脚麻木,却容易忽略一个隐蔽的“视力杀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它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早了解、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守住清晰视界。
一、为何会盯上糖尿病人?—— 高血糖是“幕后推手”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源,在于长期高血糖对眼底血管的损伤:
1、血糖波动或长期偏高,会损伤视网膜的微小血管,导致血管壁变脆、渗漏,甚至闭塞;
2、受损血管无法正常供血时,眼底会“代偿性”长出新生血管,但这些血管脆弱易破,可能引发出血、玻璃体混浊,严重时牵拉视网膜脱离;
3、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发病风险越高——患糖尿病10年以上者,将近一半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20年以上者,风险更高。
二、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别等看不清才重视
糖网病早期往往“悄无声息”,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可能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留意这些信号:
1、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重影,尤其夜间视力变弱;
2、视野异常:眼前出现黑影、漂浮物(如“飞蚊”增多),或视野中有部分区域看不见;
3、视物变形:看直线变弯、物体大小失真;
4、突然失明:若眼底新生血管破裂大出血,可能导致视力骤降甚至失明。
三、科学治疗:及时干预,保住视力
糖网病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发现的早晚:
1、控制基础病:严格控糖、控血压、控血脂是根本,能延缓病变进展;
2、药物辅助:根据病情使用改善微循环、抗血管新生的药物,减少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生长;
3、激光治疗:针对中度以上病变,激光可封闭渗漏血管、阻止新生血管,降低出血和视网膜脱离风险;
4、手术治疗:若出现大量出血、视网膜脱离,需通过玻璃体切割术清除积血、复位视网膜,最大程度挽救视力。
四、预防大于治疗:这3件事能降低风险
糖网病致盲虽可怕,但可防可控,关键在“早”:
1、定期查眼底:确诊糖尿病后,无论视力是否正常,都应每年做1次眼底检查;病程超过5年或血糖控制差者,每半年查1次,做到早发现;
2、严格控“三高”:通过饮食、运动、药物将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从源头减少血管损伤;
3、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眼底血管缺氧,加速病变进展,务必远离。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并发症。糖网病的致盲过程是“可防、可控、可避免”的,只要做好定期检查、管好血糖、及时治疗,就能让清晰视力陪伴更久。别让“看不见”的损伤,成为糖尿病最沉重的代价——守护眼底健康,就是守护生活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