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本是充满期待的阶段,可若血压突然“失控上扬”,就像是一个不请自来的“客人”,在不经意间扰乱了生活的宁静。它是孕期特有的并发症,多在妊娠20周后出现,若不重视,会给母婴健康埋下隐患。
血压“高歌”的3种常见情况
不是所有孕期血压升高都一样,主要分三类,对应不同应对方式:
“临时客串”型(妊娠期高血压):孕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140/90mmHg,没有蛋白尿,就像血压临时“闹脾气”,产后12周内大多能恢复正常,但仍需密切监测;
“危险前奏”型(子痫前期):血压升高的同时,还伴有蛋白尿(如尿蛋白≥0.3g/24h),严重时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肝肾功能异常。这是子痫的“信号”,需立即就医干预。
“早有来头”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怀孕前或孕20周前就已确诊高血压,孕期血压持续“偏高”,属于长期需要管理的情况。
血压“高歌”的两大危害
血压持续升高可不是小事,会同时威胁妈妈和宝宝;
对妈妈:加重心脏负担,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损伤脑血管,增加脑出血风险;还会影响肝肾功能,严重时导致肝包膜下血肿、肾功能衰竭,甚至出现视力模糊、失明。
对宝宝:子宫胎盘供血不足,会让宝宝“吃不饱、缺氧”,导致生长受限、宫内窘迫;若病情严重需提前终止妊娠,还会增加早产风险,早产儿面临更多健康挑战。
一旦发现血压“高歌”,科学应对是关键:
1、基础护理别忽视:每天保证≥10小时休息,多采取左侧卧位(能增加胎盘供血);饮食均衡,保证蛋白质和热量摄入,每日盐摄入≤5克(无需严格限盐,避免影响胎儿)。
2、药物干预遵医嘱:若血压≥140/90mmHg,需在医生指导下用降压药;子痫前期患者还需用解痉药物,预防子痫发作,切勿自行停药或调药。
3、适时终止妊娠:若病情严重,医生会根据母婴情况评估,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这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手段。
提前“预防”,让血压稳住
对孕期血压,“预防”比“应对”更重要:
定期产检:按规范产检,每次必测血压,早发现异常;
控制体重:根据BMI调整孕期增重(正常BMI增11.5-16kg,超重增7-11.5kg,肥胖增5-9kg),避免体重增长过快。
适度运动:每周3-5次轻缓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每次30分钟左右,增强体质,帮助稳定血压。
高危预防:有子痫前期病史、慢性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孕12-16周起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降低发病风险。
孕期血压“高歌”并不可怕,只要准妈妈们提高警惕,做好监测、积极配合治疗,就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平稳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