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3、好发人群: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全年均可发生,我市4-8月为发病高峰。小学、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
4、病原体特性:免洗手消毒液、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本病的肠道病毒灭活。紫外线、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干燥环境肠道病毒不易存活。
三、疹子特点
四部位: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齿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四、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6)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