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体检时被查出身体的某个部位长了息肉,相信多数的人都会紧张和纠结!紧张的是,这个“不速之客”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呢?纠结的是,到底要不要治疗?
一、什么是胃肠道息肉?
胃肠道息肉就是在胃肠道粘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胃肠道息肉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以结直肠为主要发病部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胃肠息肉的症状?
胃息肉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伴有合并症时才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或出血;幽门部带蒂息肉凸入幽门时往往引起间歇性幽门梗阻。
结肠直肠息肉症状比较常见,结直肠息肉如果较大,经常受到粪便摩擦,可使其粘膜糜烂,粪内有血液和黏液,表现的症状为大便血色鲜红,血量不多,混有黏液,血多在粪便表面,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可引起消瘦、贫血,息肉较大时,也可出现里急后重、便秘、肛门流出较多分泌物等症状。
三、胃肠息肉的危害?
胃肠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等并发症;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
息肉组织学可分为4类:肿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
炎症息肉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生长十分缓慢,基本上不会癌变。
而腺瘤型息肉又分有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腺管状腺瘤,这些腺瘤性息肉最易发生癌变。
据研究,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为5%-40%,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息肉越大,癌变的机会也越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胃肠息肉建议大家越早切除越好。切除后建议定期胃肠镜,对单发性息肉每一年复查一次,多发性息肉每年复查一次,怀疑有息肉癌变者应3至6个月复查一次胃肠镜。平日多吃富含纤维的绿叶蔬菜,减少脂肪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适当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能有效的预防息肉复发,保持大便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