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呼吸道宣传与健康教育
冬季是人类的呼吸系统最经受考验的季节之一,气候的变化是对人体免疫力的一次考验,不过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类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掌握预防方法就会远离呼吸道传染病的侵扰。所以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就需要多关注和了解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从而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远离呼吸道传染病。今天给大家分享冬季呼吸道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呼吸道感染是致病微生物侵入呼吸道并进行繁殖导致的疾病,根据其部位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前者包括鼻炎、咽炎和喉炎,后者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一般是由呼吸道致病菌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以及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等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本病的典型症状包括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等,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多预后良好。
好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传染源人群
临床表现
发热,乏力,头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包括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
并发疾病
慢性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自发性气胸
为什么冬季容易呼吸道感染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冬季呼吸道感染高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呼吸道抵御能力差:冬季气候寒冷,个人防护很难做得很好,呼吸道的抵御能力差,尤其抵御冷空气能力差,就可能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
2、致病菌好发季节:冬季是很多传染病,尤其是致病菌好发季节,如2019新型冠状病毒就是在寒冷冬季,气温下降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其它的病毒、病原菌可能有类似的习性,以至于冬季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
3、温度变化大:冬季会忽冷忽热,温度突高突低变化可以导致呼吸道的抵抗力下降。
总而言之,冬季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既是季节的问题、人体呼吸道抵御能力的问题,也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菌的特性决定的情况。
主要预防措施及健康习惯

(图片来源于网络)
1.注意防寒保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多喝水。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循环。

(图片来源于网络)
3.勤洗手、科学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分享一下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内):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4.文明咳嗽、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清洁的手绢或纸巾遮掩口鼻;若一时来不及拿纸巾遮掩,可用手肘弯的衣服遮挡口鼻,因为病毒不容易在干燥的衣服上停留;打喷嚏或咳嗽时,千万不能用手遮掩口鼻;吐痰时,痰液用纸巾包好,弃置垃圾桶。
5.学习、生活环境开窗通风,勤晒被褥,清除卫生死角。良好的通风可消除80%自然菌,所以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至关重要。教室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其他教学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尤其是寝室,在离开时一定要把门窗打开,让阳光充分照射。

(图片来源于网络)
6.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平衡膳食。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注意日常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少吃煎、炸、烘、烤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及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质食物。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路边摊、小餐馆用餐。
7.也是最关键的一条: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接种各种疫苗。接种相关疫苗比以上各种预防措施都要重要,预防效果也最为有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