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肢体功能锻炼至关重要,尤其是下肢骨折,良好的功能锻炼不仅能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尽早恢复肢体功能,并且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梗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股四头肌锻炼
绷紧大腿肌肉,使膝关节伸直,保持5-10秒,然后放松3-5秒为一个动作,每天锻炼3次,每次5-10分钟。

(图片来源于网络)
2、踝泵运动:
是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它包括踝关节的屈伸和环绕运动。对于卧床及手术之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双下肢伸展,大腿放松,快速将脚尖向上勾起,坚持5秒,再放松、快速将脚面向下绷直,坚持5秒,每天锻炼3次,每次5-10分钟。

(图片来源于网络)
3、直腿抬高锻炼在床上绷紧伸直膝关节,并稍稍抬起,使下肢离开床面,保持5~10秒钟,重复做。

(图片来源于网络)
4、足跟滑移运动
足底贴放在床面上,滑动屈膝,尽量把足后跟向臀部靠,可反复做,但下肢不可内旋。

(图片来源于网络)
5、髋关节外展活动
双下肢伸展,大腿放松,把下肢滑向外侧,越远越好,再收回。
6、髋关节置换术后锻炼
髋关节置换术后5-7天即可指导病人进行髋关节的屈伸、外展、后伸锻炼。
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5天,利用扶手进行髋关节的屈伸外展锻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意事项:
鼓励患者积极,主动活动,要循序渐进。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内少到多。
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
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功能为主。
功能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任何练习都不应引起剧痛。
骨折延期愈合,关节内有骨折片及损伤性关节炎不宜进行功能锻炼。
避免引起伤肢疲乏、疼痛,避免冲击动作和任何暴力,所有锻炼尽量在无痛范围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