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俗话说:“冬至养生,夏至治病。”烈日炽热,让人灼热难忍,可是在医者眼中,这可是养护阳气的最好时机。《黄帝内经》提出了“冬病夏治”的治病方针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指在阳气最为旺盛的夏季,用“天之阳”、“药之阳”激发“人身之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纠正人体阳气虚弱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冬病”的发作甚至消除疾病的目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疼痛康复科“冬病夏治”主要开展项目
三伏贴:穴位贴敷
三伏灸:艾灸
其他项目:针灸、拔罐、中药内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2、消化系统疾病:肾虚引起的五更泄脾胃虚寒性胃炎、结肠炎等。
3、骨性关节疾病:体内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关节畏寒,气血不足或类风湿阻络引起的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
4、妇科疾病:虚寒性的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量减少等。
5、亚健康调理: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等阳虚型体质人群。
冬病夏治时间表
第一贴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第二贴 中伏:7月26日——8月4日
第三贴 中伏加强:8月5日——8月14日
第四帖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注意事项:
1、治疗前清洁皮肤,以防感染。
2、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刺激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3、对于幼儿、久病、体弱者一般不贴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同时注意使用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4、治疗不宜空腹进行,贴药时注意休息,饮食不宜吃生冷、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敷药治疗后尽量减少出汗、注意局部防水。
6、本疗法会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微红肿、轻度处水疱等反应,可自然吸收,无需特殊处理。如贴敷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发红、起疱,无法忍受,可提前揭去药物。
7、贴敷时间成人2个小时,儿童0.5-1个小时(若不能忍受可提前取下)。
8、贴敷后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极少数过敏体质者,对某种药物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9、贴敷部位出现水疱或溃疡者,待皮肤愈后再行治疗。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刺破,排尽疱内液体,涂以碘伏等消毒,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预约地址:西安凤城医院C楼5层疼痛康复科
预约电话:王医生:15094084568 李医生:18717317836
科 室:029-86530921 029-8131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