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族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链球菌,多分布于生殖道内[1-3]。有研究报道指出,妊娠晚期孕妇易发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母婴预后较不利,其不仅会对孕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产生影响,增加剖宫产风险、产褥期感染风险,还会影响新生儿结局[4]。本研究分析妊娠晚期孕妇的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防治妊娠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产科登记建档的2 259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对象年龄为21~36岁,平均(28.67±4.37)岁;初产妇2 019例,经产妇240例;孕周为28~35周,平均(31.62±3.08)周。所有孕妇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纳入标准:孕周≥28周(妊娠晚期);妊娠前无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B超显示单胎。排除标准:有剖宫产指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其他产科并发症;研究中途失访或脱落。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采用无菌棉拭子置入孕妇阴道内,旋转2~3周,采集其阴道分泌物或肛周分泌物作为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进行B族溶血性链球菌检测,将标本置于B群链球菌显色平板中,洗脱标本细菌,加入1.5 mL矿物油,置于孵化箱中,恒温孵育48 h后,如显色板有橙红色沉淀即可判定为阳性[5],如显色板无明显沉淀需进行二次接种培养,再进行判断,统计B族溶血性链球菌的阳性率。
1.2.2治疗方法对B族溶血性链球菌阳性检出者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耐药性低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①根据妊娠晚期孕妇是否检出B族溶血性链球菌将其分为检出B族溶血性链球菌的阳性组、未检出B族溶血性链 球菌的阴性组,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妊娠结局,包括分娩方式、妊娠不良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于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对其全身肤色、脉搏、呼吸频率、刺激反应、肌张力进行评估,总分10分,新生儿窒息风险越低,得分越高)。②根据阳性组孕妇是否接受抗生素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接受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未接受抗生素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③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妊娠晚期孕妇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軃±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相关性系数采用ρ表示 ,P< 0.05代表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ρ为正数即正相关,反之则为负相关。
2结果
2.1妊娠晚期孕妇的B族溶血性链球菌阳性检出情况 2259例妊娠晚期孕妇中,有2 179例孕妇采集阴道分泌物检测,80例孕妇采集肛周分泌物检测。其中,50例孕妇检出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B族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率为2.21%,其余2 209例孕妇未检出B族溶血性链球菌,占比为97.79%。
2.2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妊娠结局比较,阳性组的阴道自然分娩率低于阴性组,且剖宫产率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的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肺炎及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娩出1、5min新生儿Apgar评分均低于阴性组(P<0.05)。见表1~3。

2.3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比较 50例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孕妇中,有 31 例孕妇接受抗 生素治疗,19 例孕妇未接受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的阴道自然分 娩率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肺炎及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娩出 1、5 min 新生儿 Apgar 评分 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4~6。

2.4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妊娠晚期孕妇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经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孕妇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呈负相关(ρ=-0.829,P<0.05)。

3结论
B族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阴道、肠道的革兰阳 性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6-8]。在健康人群中,B族溶血性链球菌 的带菌率约为15%~35%,其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一旦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引发 B 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女性生殖道感 染的主要致病菌。在妊娠期妇女中,B族溶血性链球菌的携带 率增高,尤其在妊娠晚期,这可能与妊娠期女性机体免疫力减 弱有关[9-10]。本研究结果显示,2259 例妊娠晚期孕妇的 B 族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率为 2.21%,说明妊娠晚期孕妇携带B族溶血 性链球菌的概率较高。有研究报道指出,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会对孕妇妊娠结 局造成影响,孕妇发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受到其机体 内炎症细胞吞噬作用和细菌蛋白水解酶侵袭作用的影响,胎 膜张力减弱,易导致胎膜早破、早产,且由于B族溶血性链球菌具有较强的穿透绒毛膜的能力,孕妇发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其阴道、直肠内的 B族溶血性链球菌易上行造成孕妇宫内胎盘绒毛膜感染,影响宫内胎盘氧供,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11]。也有研究报道指出,母体B族溶 血性链球菌定植是导致新生儿发生 B 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 重要因素,而新生儿发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易引发新生儿肺炎、脑膜炎,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脓毒症[12]。了解妊娠期 B 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有利于明确妊娠风险,以便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本研究中,阳性组的阴道自然 分娩率低于阴性组,且剖宫产率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的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肺炎及产褥期感染发生 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娩出1、5min新生儿Apgar评分均低于阴性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孕妇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呈负相关(P<0.05),说明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发生会增加妊娠不良结局,对母婴预后均具有不良影响。 临床上关于妊娠期 B 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否需采取 抗生素治疗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阴道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肺炎及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娩出1、5min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改善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孕妇的妊娠结局。本研究结果与黄绪芬[13]的研究报道结果较接近,在黄绪芬的研究报道中,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孕妇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肺炎等发生率均较无感染孕妇更高,而采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孕妇的胎膜 早破、早产、新生儿肺炎等发生率均较未采用抗生素治疗的感染孕妇更低,既证实了“妊娠晚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会增加妊娠不良结局风险”,又证实了“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可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综上所述,B 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会增加妊娠不良结局风险,而在妊娠晚期检测B族溶血性链球菌,可及时发现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时予以处理,有利于减少妊娠不良结局。
参考文献:
[1] NOGAMI Y,TSUJI K,BANNO K,et al.Case of 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 caused by rapidly progressive group A hemolytic streptococcal infection during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for cervi- cal cancer[J].J Obstet Gynaecol Res,2014,40(1):250-254.
[2] SAVINI V,FRANCO A,GHERARDI G,et al.β -hemolytic,multi - lancefield antigen -agglutinating enterococcus durans from a preg - nant woman, mimicking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J].J Clin Microbiol, 2014,52(6):2181-2182.
[3] 刘园利,李萌,肖文平,等.妊娠晚期阴道 B 族溶血性链球菌检测及 治疗临床观察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843-1845. [4] 林开婷,管翠,陈坚,等.妊娠
(发表期刊封面)

(期刊目录)

(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