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近年来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有性生活史,育龄期妇女,均应每年常规查体,及时筛查。
面对来势汹汹的乳腺癌,我们该如何分辨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要如何预防?哪种体检方法最有效呢?一起来学习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常见高危人群
1、年龄渐长者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大,乳腺癌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而我国乳腺癌高发年龄段与西方国家不同,集中在绝经前期(41-45周岁)和绝经后期(56-60周岁)这两个时间段,而且我国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小于西方国家,年轻乳腺癌患者较西方国家更多。
2、患有乳腺良性疾病者
乳腺炎、乳腺良性增生、乳腺感染等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性呈正相关。研究表明,有乳腺良性疾病者,乳腺癌风险比一般人高得多!如果同时有乳腺癌家族史的,这个风险性还要再高一些!
3、乳腺癌家族史
刚才也说了,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乳腺癌患病风险比一般家庭高,而且风险增加不受绝经状况影响。也就是说,无论绝经前还是绝经后,家族病史都是乳腺癌明确的高危因素!
4、肥胖者
超重与乳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很多学者研究证实,控制体重能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何乐而不为呢?还有就是高淀粉、高脂肪、高糖饮食同样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几率,所以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注意再注意哦!
5、饮酒人群
不只是乳腺癌,酗酒是胃癌、直结肠癌、肝癌等众多癌症的高危因素之一。对于乳腺癌,哪怕是少量或中量饮酒,其发病风险也会显著上升。此外,有研究发现,罹患乳腺癌之后,饮酒会显著增加发生对侧乳腺癌的危险性。
6、初潮年龄早及未生育者
初潮年龄越早,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越大。除此之外,长期单身且不育的女性,也容易被乳腺癌“盯上”。
7、精神因素
生活工作压力大、易生气、性格急躁、抑郁等精神因素会导致体内一种或多种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到乳腺健康,导致各种乳腺疾病。
8、长期服用雌激素或接触放射源
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类药物时,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乳腺癌患病风险会明显增加,男性也不例外,不要以为男性就不会得乳腺癌哦!
人体长期暴露于辐射中,也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当然,手机电脑这类的辐射不必在意,毕竟抛开剂量谈毒性,开什么玩笑。有上面这8类情况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当出现乳头溢液、乳房有无痛肿块、文胸出现不明污渍、酒窝征(乳腺皮肤出现小凹陷,类似酒窝)时,立即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健康生活,提早预防
针对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我们可以尽早进行预防,总体做到“固有因素加强认知,可控因素加强干预”。
当家族中出现多位乳腺癌患者时,建议尽早开始乳腺定期检查,密切监测。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进一步降低个体风险。如: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健康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等高纤维食物,控制高脂、高糖、高热量食品摄入;避免熬夜,保持健康心理,舒缓压力;不抽烟,不酗酒;育龄女性可适当早结婚早生育,尽量延长哺乳时间,最好达到12个月以上。这些措施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乳腺癌发病的风险。育龄女性尽量避免长期大量口服避孕药。更年期女性在准备激素替代治疗前,需提前评估风险收益比,口服激素治疗过程中,需定期检查乳腺。做到了,离癌症就远了。
三、如何有效体检
体检,定期检查对于乳腺癌早期筛查尤为重要,特别是上面这些被乳腺癌青睐的人群。定期检查,早期发现乳腺癌,治愈率会大大提高哦!
乳腺病灶的检查首先通过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初步评估乳房内有无病变,根据病变的形状初步判断良性还是恶性的可能性。乳腺磁共振,对乳房软组织显像较清楚,没有辐射。对于外形高度怀疑的病灶需要通过病理穿刺活检,才能最终确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定期开展“乳腺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和早治疗,避免因“乳腺疾病”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呵护女性的乳房健康。春暖三月,情满人间。西安凤城医院妇科全体医护人员,竭诚帮助患者解决疾病困扰,关爱女性健康,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