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凤城医院急救电话:029-86530966

产后康复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设置 >> 临床科室 >> 产科 >> 产后康复 >> 正文

产后艾灸,做一个有“艾”的女人

发布日期:2020-07-27    作者:     来源:产科     点击:

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我这都是月子里落下的病根!中医西医都看过,还是根治不了。

可见产后康复对于女性一生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分娩是一种剧烈的生理过程,分娩中大量的出血和剧烈的疼痛往往会损伤人体的气血。产后进行艾灸可以帮助产后女性补养气血,缓解腰痛、怕冷等异常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产后艾灸一定要注意频率、时间和强度,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

产后艾灸适应证

1、恶露:在生完宝宝之后会有恶露排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刚开始颜色较深,随后颜色会越来越淡,量也会越来越少。产后恶露一般会持续6-8周,有些女性出现产后恶露时间过长或间断性少量出血,排除宫内残留等特殊情况以外,多为子宫复旧不良,可给予促进子宫复旧药物结合艾灸子宫、关元穴进行治疗。

2、腰痛:怀孕之后,女性的腰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导致腰部肌肉长期负重出现劳损,加上产后哺乳姿势不良或腰部受凉出现腰痛,艾灸命门、肾俞穴可以有效缓解腰痛。

3、外感:分娩时由于产创和出血,以及用力过度,损耗气血,使产后抵抗力减弱,所谓“百脉空虚”,稍有不慎则易感风寒湿邪侵袭,出现恶风寒、喷嚏、流涕、发热、咳嗽等风寒表证。严重者甚至出现畏寒喜暧,食少便稀,倦怠少动等寒凝血瘀证症状。肺俞、大椎、风门、风池穴进行每天一次艾灸,以提高产妇抗风寒能力,改善寒凝血淤症状。

4、局部关节受寒:产后护理不当导致局部关节受寒出现喜热怕凉的现象,这种情况可以选择隔姜灸对应穴位,有效祛除寒气。

5、胃部不适、腹胀和便秘:在生完孩子后胃液当中的盐酸分泌减少。再加上产褥期卧床时间比较长、缺乏运动,产妇就很容易胃肠不适和便秘现象。我们这个时候可以选择脾俞、天枢、大横、足三里、上巨虚进行温和灸。

女性生产方式不同、体质不同,艾灸的时间也不同,一般产后42天后就可以艾灸了,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我们艾灸都可以有效的治疗腰痛、肠胃不适、局部关节受寒、外感风寒湿以及恶露病症。因此如果发现自己在产后有以上几方面的问题,经医生辩证后都可以艾灸。

艾灸可以温阳散寒,行气通络,最擅长补益阳气。夏季为一年之中四季阳气之阳,阳气最盛,在夏天进行艾灸,二者结合补阳气功效最佳,温补的效果也非常好。冬病夏治也是夏季适合艾灸的一个重要原因,夏季不仅大自然中的阳气为一年之中之太阳,人体之中的阳气也是最旺的时候,夏季天气炎热,腠理比较疏松,艾灸可以很好的到达病变的部位,发挥更好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