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的过程仿佛是在等待一场日出,而一朝分娩就是那骄阳初现的时刻,监护好这漫长的等待之路,孕期产检尤为重要。在孕期产检中有项格外重要的检查,关乎着腹中宝宝是否健康,是否存在缺氧的危险。这就是宝宝的“第一道防线”——胎心监护。
什么是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是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连续观察并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同时描记子宫收缩和胎动的情况。其主要目的是评估胎儿在宫内状况,通过观察胎儿心率的变化,判断胎儿是否存在缺氧、窘迫等危险情况。
什么时候需要做胎心监护?
一般情况下,孕妈会在孕32周开始进行胎心监护,如果是高危孕妇或者有合并症、并发症等特殊情况,那么可能从孕28周就开始这一项检查,具体时间,主要还看每个孕妈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在孕36周前,通常每2周监护一次,孕36周之后,每周一次,直至分娩。每次胎心监护的时间大约是20分钟,需要监测至少3次以上的胎动,胎动时每次胎心率加快15次/分、持续15秒以上才算达标。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就会延长监护时间,必要时复查。
做胎心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1、做胎心监护时,不得空腹、饥饿状态去做,避免低血糖!也不能为了胎心监护能“过关”而进食高热量食物,如巧克力,果汁等,会引起宝宝过度兴奋造成胎儿心动过速,胎动频繁。可以吃牛奶,面包之类的。
2、孕妈妈保持心情愉快,孕妈妈们心情烦躁,紧张,宝宝胎心也会受到影响,所谓母子连心。
3、胎心监护过程中,孕妈妈不得长时间仰卧位,长时间仰卧位会导致孕妇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影响胎盘血供和胎儿供氧,建议采用半卧位或侧卧位,孕妈妈也可选择一个能让自己舒服的姿势。
4、如果检查时,宝宝睡着了,可以轻轻拍拍肚子,听听音乐,也可以跟宝宝说说话或者吃点东西唤醒宝宝。
温馨提示:
胎心监护是时段性的,只能保证检测时间段是没有问题的,并不能保证其他时间段也是正常的,所以特别提醒孕妈们做完胎心监护后,也不能松懈,要定时数胎动,必要时做居家胎心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