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出生后满24小时就可以着手准备给宝宝洗澡了!
宝宝为什么要洗澡呢?因为宝宝的皮肤比较柔嫩,防御能力比较差,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如果不经常洗澡,汗液和其它排泄物蓄积会刺激皮肤,容易发生皮肤感染。宝宝每一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就有100-250个排汗的汗腺,这些汗腺排出的体外污垢也需要及时的清除。洗澡不但能清洁皮肤,还可以加速其血液循环。所以,应该经常给宝宝洗澡,有条件最好每天或者是隔1天洗澡。
洗澡要事先准备好洗澡用品,如小毛巾、保护脐带的无菌纱布、尿布、换洗的衣服、浴巾、干净包被、婴儿沐浴露、润肤油,脐痂还没脱落前,还要准备好消毒棉棒和75%的酒精、特别注意宝宝在洗澡前一个小时不能喂奶,或者在吃奶后一个小时再洗澡,以防宝宝在洗澡过程中出现吐奶现象。
给宝宝洗澡的第一步是要先调节水温,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不好。因为宝宝皮肤比较娇嫩,水温过高会对宝宝造成烫伤,水温过低又会让宝宝受凉,所以水温一定要严格控制。38℃~40℃之间,洗澡时的室温最好在24℃~26℃,冬季给婴儿洗澡,一定要注意防止婴儿感冒。

洗澡时先洗脸、头,然后再洗躯干和四肢,最后洗臀部。洗头和脸的时候,用左前臂支撑着宝宝的肩背,左侧腋窝夹住孩子的臀部,左手托住宝宝的头颈部,拇指和中指将耳廓反折堵住耳孔以防止进水。右手先给宝宝洗脸(洗脸不需要沐浴露),然后洗头,在宝宝的头上轻轻揉洗,注意不要用指甲抓挠宝宝的头皮。若头皮上有污垢,可在洗澡前将婴儿油涂抹在宝宝头上,这样可使头垢软化而易于去除。洗完头之后把宝宝放进水池里的支架上开始洗躯干、四肢以及臀部,在洗躯干、四肢和臀部时要注意保护宝宝的头颈部,也要注意扶稳宝宝,以防因宝宝活动动作太大掉下支架。应该特别注意洗宝宝的肘窝、腋窝、颈部、大腿根部,这些地方很容易藏污垢。

给新生宝宝洗完澡之后,应该立刻用浴巾裹住宝宝的全身,在浴室里擦干身体。可露出脐部,用酒精棉棒从中间向外消毒脐部,(在脐带脱落前是可以给宝宝洗澡的,但是在洗澡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脐带,否则容易污染脐带,导致脐炎,洗澡后用酒精棉签给予脐带消毒;在脐带刚脱落后1-2天不建议洗澡,必要时酒精棉片消毒)用准备好的无菌纱布保护好脐带,注意保持脐部的清洁。接着给宝宝穿尿不湿和衣服,用准备好的干净包被包裹宝宝(根据天气选择适宜厚度的包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