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医护是冷漠的大人,是无数孩童泪水模糊的脸;长大后,医护是有魔力的“神仙”,在操作中将患者的病痛褪去。再后来,我也选择和他们一样,将自己的容颜隐入口罩中,迈入这平凡但不普通的行业。

曾记否?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之际,当我们未央区也被按下暂停键的时候,无数个凤医人挺身而出,那段时间,我们无惧严寒酷暑,哪怕汗水浸湿我们的防护服,哪寒风吹得我们瑟瑟发抖。但,我们无人退缩,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我们从不胆怯!记得有一次,我们遇到一位老人家,因为家人被感染,不得不被迫隔离。老人患有冠心病 房颤,需要每天服用药物,当时家里的药已然用完,得知情况后,我们立即上报领队并紧
急联系医院为老人开药、取药,解封后,老人的家人专程来看望我们,他3岁的小孙子还为我们送上一副暖心的画作。这,正是我们凤医人精神的体现。
无数次,我们因急救任务在深夜被唤醒;无数次,我们在危重病人床旁度过漫漫长夜。故事的主人公,是60岁的王叔,2个月前,他刚满怀憧憬的迎来自己的退休生活,时隔多年,他终于有时间去修整一下自己的2个龋齿,却不曾想,路边小诊所的根管治疗,竟让他和死神打了个照面。从刚开始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到高热寒战,再到重症肺炎,胸腔、纵隔多个脓肿形成,仅仅过去了7天。收住院的时候,王叔已经不得不依靠机械通气来维持呼吸,一张张病重病危的沟通单,一次次高热惊厥,一会会细菌入血的寒战,都在宣告着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而作为他主管医生的我,也自然而然的加入了这场无声但有力的对抗之战。医生每天1次通过胸腔闭式引流管穿刺抽脓,再反复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护士每2小时1次测量体温,每3小时1次的翻身叩背,每8小时1次美罗培南泵入;王叔本人每天坚持6小时以上的俯卧位通气;医生、护士、患者齐心协力,只为一起对抗共同的敌人——疾病。住院21天后,王叔成功康复出院。在经历生与死的考验后,他带着蓬勃的生命力,再次启航。这,正是我们凤医人最真实的写照。
如今,当我们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上,我想说,这不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无数个夜晚,我曾幻想过,凤城医院的未来是怎么样的。然而时间不负所望,他正悄悄给出答案。随着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全院多次教培工作的开展;每年春、秋季义诊的举行;胸痛中心、心衰中心的成功申请;多个临床科室在科研路上的不断探索;护理在专科领域的披荆斩棘;新时代下的凤城医院,正如大潮奔涌,如长风浩荡,向着未来无限伸展。而我们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让我们携手并肩,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精湛的技术,更加细致的服务,共同开创凤城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让我们用行动证明,高质量的发展,看凤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