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凤城医院急救电话:029-86530966

日常保健

当前位置: 首页 >> 体检知识 >> 日常保健

视网膜的动脉和静脉阻塞会导致什么症状?有什么治疗方法?

发布日期:2019-01-17    作者:     来源:     点击:

1、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有何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是什么?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多发生在老年人,病人平均年龄大于60岁,男性多于女性,有1%〜2%双眼发病。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后果严重,是导致盲目的眼科急症之―,诊断治疗是否及时直接影响视力预后。

(1)临床表现与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完全阻塞时, 视力即刻或几分钟内完全消失。部分病人有先兆症状,表现为一过性视力丧失,数分钟后可缓解。反复发作数次后盘视力骤降至眼前手动或数指。约4%的病人视力丧失,患眼无光感,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眼底检查:视盘颜色苍白,视网膜动脉显著狭窄,小分支不易看见。静脉可正常、狭窄或扩张,血管内血柱呈节段性改变。视网膜水肿呈灰白色浑浊,黄斑区可呈樱桃红点外观。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见视网膜动脉充盈迟缓,阻塞动脉内低荧光及毛细血管无灌注等表现。视野检查通常在颞侧残留小岛状视野。有睫状视网膜动脉供应者可保留小区中心视力。

(2)治疗原则: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能与动脉栓塞,动脉壁血栓以及血管痉挛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应紧急抢救,争分夺秒。积极扩张血管,吸氧,降低眼压。 对可能有血栓形成的病人给予纤溶剂。其他药物治疗, 包括降低血黏度药物、B族维生素及能量合剂等。治疗的目的是帮助病人恢复视网膜循环,减低缺氧对视网膜的损害,尽可能挽救病人的视力。同时应治疗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

2、视网膜静脉阻塞有何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是什么?

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率高于动脉阻塞,是常见的可致盲性视网膜血管性疾患。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病因复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血液高黏度 等因素均与本病有关。根据阻塞部位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半侧视网膜静脉阻塞和分支视网膜静脉阻塞。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一般而言中央静脉阻塞预后较分支静脉阻塞差,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较非缺血性者差。当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分支静脉不完全阻塞时,视网膜的缺血程度一般较轻,预后较好。

临床表现与诊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主要症状是视力障碍,常突然发生,视力可降至数指或手动。眼底检查可见视盘充血和水肿。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血流淤滞。视网膜水肿并布满大量火焰状出血及渗出。黄斑区可见出血、囊样水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帮助判断阻塞部位,程度,视网膜缺血的范围以及黄斑区有无水肿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预后取决于黄斑水肿的程度和视网膜缺血的范围与程度。黄斑囊样水肿常常是视力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视网膜严重缺血可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导致日后玻璃体出血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前部严重缺血可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后者将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且较难治疗。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对视功能的影响取决于阻塞静脉分支的大小和部位。鼻侧分支静脉阻塞一般不影响视力,颞侧分支静脉附塞往往累及黄斑区,易出现视力障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并发症是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一些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发新生血管的病人因无 视力障碍,而不知晓患病,直到发生玻璃体出血时才会就诊。常规体检对这样的病人十分有益。

(2)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和激光治疗。全身治疗包括纤溶与抗凝,降低血黏度,中药活血化淤。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存在视网膜缺血氧时,可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可行象限光凝。激光光凝可改善视网膜缺氧,促进视网膜出血吸收,减轻黄斑水肿,防止新生血管及发生血管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