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又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三伏天!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春夏养阳”等基础理论,三伏天不仅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足的时候,这个时间段养阳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古人提出了“冬病夏治”理论。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在夏天的时候治疗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何谓“冬病”?
所谓“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这类疾病有两个特点,一是反复发作,二是冬重夏轻。因此,冬病夏治的适用人群主要为体质虚寒者,常见适应症包括:
(1)辨证为虚寒证的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鼻炎,反复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2)辨证为虚寒证的关节疼痛,肢体麻木,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类疾病;
(3)辨证为虚寒证的胃痛,胃胀,消化不良,腹泻,肠炎,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4)辨证为虚寒证的痛经,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5)辨证为阳虚体质,畏寒怕冷,面色晄白,体虚易感冒者。
何谓“夏治”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冬季易复发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一些冬天易发的疾病,避开发病期提前进行干预,釜底抽薪,避害趋利,符合“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治未病理念。
治疗形式
“冬病夏治”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莫过于三伏贴和三伏灸疗法。三伏贴主要是采用一些温阳散寒的药物配方如麻黄、细辛、白芥子、附子等制成穴贴贴敷于相应的穴位上,分别于初伏、中伏和末伏各贴一次。三伏灸则是采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悬灸等灸法刺激相应的穴位,从而达到提升阳气、温阳扶正的目的,也可在初伏,中伏,末伏各灸1次。病程长或者病情重者可增加三伏贴或者三伏灸治疗次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4年“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伏灸时间
初 伏 2024年7月15日~2024年7月24日
中 伏 2024年7月25日~2024年8月03日
伏中加强 2024年8月04日~2024年8月13日
末 伏 2024年8月14日~2024年8月23日
伏后加强 2024年8月24日~2024年9月02日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三伏贴贴敷时长一般成人为4~6小时,三伏贴或者三伏灸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发热,发痒等症状,此为正常反应,忌用手搔抓,一般几日后自愈;部分患者皮肤还可能出现水疱,此时可局部涂抹烫伤膏或紫药水,水疱小者可自行处理,水疱大者建议来医院处理。另外,“冬病夏治”时不管是采用三伏贴还是三伏灸或者药物内服,饮食方面不宜肥甘厚腻,不宜寒凉,以免影响疗效或变生他病。“冬病夏治”学问多,为了安全和更好的疗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不同的体质和病证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