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天旋地转、站不稳,还恶心想吐”,这种“旋转的痛苦”可能是耳眩晕症在作祟。耳朵里的前庭系统是人体“平衡调节器”,一旦它功能紊乱,就会引发眩晕,虽不致命却严重影响生活。
一、耳眩晕的常见类型与信号
耳眩晕是前庭功能异常导致的症状统称,常见类型有:
•耳石症:翻身、低头时突发眩晕,持续数秒至数十秒;
•梅尼埃病:伴耳鸣、耳闷和听力下降,每次发作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
•前庭神经炎:多由病毒感染引发,剧烈眩晕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二、警惕这些信号:
突发旋转感、伴恶心呕吐或耳闷听力下降、体位变化后发作,或反复发作时需及时就医,尤其伴随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时需立即排查严重疾病。
发作时这样应对:
1、立即停下动作坐下或躺下,避免摔倒,闭眼放松减少视觉刺激;
2、避开诱发体位(如耳石症避免快速翻身低头);
3、恶心呕吐时侧卧防呛咳,深呼吸平复情绪;
4、首次发作或症状持续不缓解,尽快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如耳石复位、药物或康复训练)。
三、日常预防要点
•避免熬夜、压力过大,保持规律作息和心态平和;
•保护耳朵:远离噪音,控制耳机音量,避免耳道进水和用力擤鼻涕;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过敏者远离过敏原;
•适度锻炼(如散步、太极)增强前庭功能,耳石症复位后可做康复操;
•梅尼埃病患者需低盐饮食,日常多喝水避免脱水。
耳眩晕多数可通过规范治疗控制,别硬扛!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才能找回“平衡”生活。守护耳朵健康,从关注眩晕信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