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凤城医院急救电话:029-86530966

健康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保健 >> 健康讲堂 >> 正文

心源性猝死多发 黄金4分钟 正确心肺复苏是关键

发布日期:2019-12-11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9年11月27日深夜1点30分许,华语影视演员、模特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发生猝死,年仅35岁,医院最终宣布为心源性猝死。现实生活中,心源性猝死已不鲜见,其占猝死者七成以上,每年约有55万人。在老年人中猝死者多伴有心血管疾病,在青壮人中猝死多与过度疲劳有关,而青壮年猝死的发病率还在逐年攀升,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如果再不重视心源性猝死的预防和现场抢救的话,这样的悲剧还会重演,最后只能空怀惋惜与感叹生命的脆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心源性猝死也有预警信号

猝死虽然往往发生突然,但并不等于来临前没有任何征兆,以下预警信号务必要警惕。

1 胸闷

如果最近活动后突然出现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2 胸痛

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冠心病、肺栓塞和心肌梗死等能诱发心跳骤停的一些心血管疾病;

3 心慌

心慌通常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心源性心律失常的结果;

4 心跳过缓

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心跳过缓,血压变低,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5 腹痛

腹腔血管及脏器疾病易诱发心跳骤停,同时它也是某些心肌梗死患者的起病表现;

6 疲惫

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且持续时间长,伴有胸闷、水肿等,要警惕;

7 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要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8 眼前发黑,肢体麻木

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患者,如果有眼睛看不清楚东西,并且伴随肢体麻木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心源性猝死抢救“黄金4分钟”

心源性猝死发生1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可达80%至90%,4分钟内的成功率下降至50%左右,6分钟后的成功率下降至4%,10分钟后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时间就是生命,现场目击者或者施救者能立即判断出呼吸和(或)心搏骤停,在现场尽快正确实施心肺复苏十分重要。因此,心源性猝死抢救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

心源性猝死抢救“五字诀”一旦发现有人倒地后,应尽快实施心肺复苏“五字诀”。

呼 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在病人左右耳边呼唤病人“师傅,醒醒,醒醒”。

叫 指定人群中的人帮忙呼叫120。

抬 把病人的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内分泌物和假牙,注意保护颈椎,仰头抬颌。

压 病人平躺,食指和中指按压颈动脉搏动处,如无搏动,应松解病人的衣服及裤带,行胸外心脏按压。

吹 左手捏住病人的鼻子,右手抬起下颌,口对口吹气。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做完5个循环后评估一次。如果心跳呼吸没有恢复,则应继续按压,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呼叫身边人帮忙寻找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如果找到可以先使用AED。AED操作简单,只要“听它说,跟它做”,按照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来做即可。

在AED使用前,先要确定被抢救者具有“三无症状”,即无意识、无脉搏、无呼吸。在患者尚未苏醒和120来前,应AED和心肺复苏交替使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