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良肢位的摆放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具有极大的重要作用,减轻功能残障,降低后续长期的康复成本。
什么是良肢位摆放?
良肢位又称抗痉挛体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成一种体位或姿势。早期的良肢位摆放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肢体痉挛的发生,且有利于肢体的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01患侧卧位:(为首选体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上图阴影为患侧)患侧在下,头枕枕头;后背用枕头垫支撑;患侧上肢前伸,手心向上;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上肢自由位,下肢呈迈步位放置在枕头上。
02健侧卧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上图阴影为患侧)患侧上肢伸展放于枕头上,使患侧肩部向前向外伸展,手指伸展掌心向下,患侧下肢轻度屈曲放于枕头上,注意患者踝关节不要放置于边缘防止足下垂。
03仰卧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上图)患侧肩部下垫软枕,预防肩关节脱位、肩手综合征;患侧腘窝处垫软枕,避免患腿外展外旋,使患足处于中立位。健侧肢体自由放置在舒适位。
注意事项
定时更换体位,一般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摆放以上各种体位时,切勿托、拉肩关节,减少肩关节半脱位产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