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视觉与听觉联合分散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FESS术后患者共98例,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视觉与听觉联合分散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中重度疼痛率为12.24%,与对照组中重度疼痛率30.61%比,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33%比,明显更低(P<0.05);两组干预前鼻-鼻窦炎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NOT-20)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NOT-20与SF-36评分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视觉与听觉联合分散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能减轻FESS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视觉与听觉;分散干预;预防性护理;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是常规鼻、鼻窦手术,其手术可在直视下清除鼻腔、鼻窦一些凹陷和裂隙内病灶,恢复鼻窦通气和引流功能,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术野清晰、疗效佳等优点。相关研究表明,多数鼻内镜术后患者存在明显疼痛,且疼痛通常集中发生在术后24~48h,严重影响患者睡眠、情绪、术后恢复[1]。FESS虽为微创手术,相较传统手术而言并未明显降低其并发症相关风险。如何减轻FESS术后疼痛程度,预防并发症是鼻科领域医师研究重点。常规护理效果欠佳,探寻一种有效、简单、方便的护理方案尤为必要。本研究中,将视觉与听觉联合分散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应用于FESS患者中,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FESS术后患者共98例。纳入标准:(1)慢性鼻窦炎或不伴鼻息肉者,且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2)首次行FESS治疗;(3)无自身免疫系统疾病;(4)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5)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排除标准:(1)合并颌面部恶性肿瘤;(2)存在精神系统疾病或睡眠障碍者;(3)严重出血倾向者;(4)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将98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4.69±4.31)岁;病程5个月~9年,平均病程(4.59±0.16)年。观察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4.51±3.99)岁;病程4个月~10年,平均病程(4.61±0.5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即积极抗感染,当患者自觉疼痛难忍时临时给予镇痛处理;术后回病房2h予以雾化吸入,促进分泌物排出;术后视患者情况予以温清淡高热量普食,鼓励患者积极进行下床活动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觉与听觉联合分散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1)视觉与听觉联合分散干预:根据患者爱好、听觉审美、心理等特征下载流行、现代、古典音乐共40首,视频共5个,拷贝至电子设备中供患者选择。术前30min根据患者喜好选择1个视频观看,观看过程中,让患者保持放松,并集中注意力观看视频;术前5min,让患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当时心情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让患者戴上耳机,保持全身放松,闭上双眼听音乐,音量大小以患者感觉最佳为宜,直至手术结束,停止播放音乐。(2)预防性护理:①预防鼻内出血:术后1d加强巡视,叮嘱患者呕吐流入咽腔分泌物切勿吞咽入胃,以免掩盖出血;若发现术腔存在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做好输液、输血准备;取出鼻腔填塞物时需滴入适量血管收缩机剂预防出血。②预防眼部并发症:术后主动告知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眼睛发胀、结膜充血情况,无需慌张,实属正常情况;若发现患者眶周存在淤血,则通知医生取出鼻腔填塞物,并对眶周予以冷敷;若出现视力下降、复视、视物模糊等严重眶内并发症,则通知相应科室医师会诊。③预防颅内并发症:术后取出鼻腔填塞物时应密切观察鼻腔分泌物,若见清水样或清亮血水样液体应通知医生,并留取标本送检;嘱患者保持半卧位,绝对卧床休息,禁向鼻内滴药、擤鼻、剧烈咳嗽;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观察,及时发现患者麻木、头痛、瞳孔及神志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④预防术后窒息:加强对合并扁桃体肥大、舌根后坠、咽腔狭窄等高危窒息患者巡视,做好床边照明,准备好吸引器、插管设备,并密切观察其口唇颜色及呼吸情况,若见异常及时通知医生。⑤预防鼻腔粘连、复发:指导患者正确冲洗鼻腔,掌握捏冲洗球力度及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解复查、换药重要性,保持鼻腔清洁,及时清理无原因水肿形成的囊泡。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3],无痛:得分<1分;轻度疼痛:1分及以上,但不足4分;中度疼痛:4分及以上,但不足8分;剧烈疼痛:8~10分。中重度疼痛率:[(中度疼痛例数+重度疼痛例数)/n]×100%。(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3)生活质量:采用SNOT量表[4]与SF-36量表[5]评估,SNOT-20量表包含20个条目,各条目采用4级评分,0~3分,总分6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症状越严重;采用SF-36量表包括生理角色、生理功能、活力等8个维度,总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经x2检验;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对比
观察组VAS评分为(2.16±0.44)分,与对照组VAS评分(5.67±0.59)比,明显更低(t=23.872,P=0.000);观察组中重度疼痛率为12.24%,与对照组中重度疼痛率30.61%比,明显更低(P<0.05),见表1。
表1两组疼痛程度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无痛 |
轻度疼痛 |
中度疼痛 |
重度疼痛 |
中重度疼痛率 |
观察组 |
49 |
18(36.73) |
25(51.02) |
4(8.16) |
2(4.08) |
6(12.24) |
对照组 |
49 |
13(26.53) |
21(42.86) |
10(20.41) |
5(10.20) |
15(30.61) |
t |
|
|
|
|
|
4.909 |
P |
|
|
|
|
|
0.027 |
2.2 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33%比,明显更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对比对比[n,(%)]
组别 |
n |
鼻内出血 |
眼眶肿胀 |
鼻腔粘连 |
窒息 |
发生率 |
观察组 |
49 |
1(2.04) |
1(2.04) |
1(2.04) |
0(0.00) |
3(6.12) |
对照组 |
49 |
2(4.08) |
2(4.08) |
3(6.12) |
1(2.04) |
8(16.33) |
x2 |
|
|
|
|
|
4.112 |
P |
|
|
|
|
|
0.043 |
2.3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SNOT-20评分与SF-36评分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SNOT-20、SF-26评分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两组干预前、后SNOT-20、SF-36评分对比(
±s,分)
组别 |
n |
SNOT-20 |
SF-36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观察组 |
49 |
27.81±3.58 |
12.05±2.04a |
59.56±5.27 |
78.59±6.85a |
对照组 |
49 |
27.98±3.61 |
16.43±2.28a |
60.04±5.39 |
72.51±6.27a |
t |
|
0.234 |
10.022 |
0.446 |
4.583 |
P |
|
0.815 |
0.000 |
0.657 |
0.000 |
注:a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3 讨论
FESS是鼻科领域常见微创手术,该手术可彻底清除不可逆病灶,并纠正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使窦口鼻道复合体及各个窦口保持通畅,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保留鼻腔正常生理功能及组织结构[6]。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操作,大部分患者术后存在明显疼痛;研究指出[7],鼻腔填充物是诱发FESS术后疼痛主要因素。FESS术毕多会用纱条填塞鼻腔起到压迫止血作用,但纱条长时间压迫会使鼻腔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继而出现局部反应性水肿,促进致痛物质分泌增加,另外,鼻腔填塞物会造成鼻腔分泌物引流不畅,刺激神经末梢而加重疼痛。疼痛会使伤口愈合时间延长,增加并发症风险,降低生活质量。
疼痛受疼痛敏感度、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情绪等主观因素影响,同时也受环境、性别、年龄等客观因素影响[8]。视觉与听觉联合分散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其原理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认知、评估,使人体内外环境对新事物、新刺激产生一种相应运动,促使感受器朝向新刺激,最终重新分配注意力。在丰富视听环境下可促进人体释放乙酰胆碱和甲肾上腺素,通过调节情绪中枢使患者对视觉、听觉、触觉事件做出双相调节,促使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发生密度稀松和规律变化,调节愉快反应和快感行为,保持放松和平静。在特定影像作品和音乐干预下,可使患者大脑皮脂边缘系统网状结构功能发生改变,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度,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内啡肽分泌,降低儿茶酚胺水平,提高疼痛阈值[9]。刘晓丽[10]等研究指出,视觉与听觉结合分散干预在普外科、妇产科、肛肠科中取得较好效果。
鼻内出血是FESS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原因多与筛前、后动脉及碟腭动脉出血有关;另外,由于筛顶骨管的管壁较薄,术中易破裂出血。FESS术后眼部并发症相对较少,诱发该并发症原因是手术导致眶骨膜受到一定强度刺激,发生反射性的诱发筛窦附近内直肌痉挛,导致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出现复视。颅内并发症作为FESS严重并发症,若发现、处理不及时则会造成颅内出血和感染,严重还会导致患者死亡。FESS术后为防止出血,多会在患者鼻腔内填塞止血材料,从而影响鼻腔通气功能,若患者同时伴有扁桃体肥大、舌根后坠、咽腔狭窄情况,则会增加术后窒息风险。由上述可知,FESS手术虽疗效较好,但鼻腔和鼻窦手术部位深,周围分布着颈内动脉、视神经、硬脑膜等重要组织,手术易损伤邻近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各种并发症。相较传统鼻腔鼻窦手术,FESS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护士掌握常规护理操作技能及鼻腔、鼻窦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还要求其掌握FESS术后常见并发症种类和临床表现。预防性护理可根据患者疾病发展规律或在发病过程中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相应护理,并动态监测其病情变化,针对性对其并发症进行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将预防性护理应用于FESS术后患者中,可促使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性分析与判断,提前预知护理风险,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有效性,减少并发症。李屏[11]将预防性护理应用于长期留置胃管患者中,取得较好效果,患者满意度较好。
本研究将视觉与听觉联合分散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应用于FESS术后患者中,结果提示,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重度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视觉与听觉联合分散干预结合预见性护理能明显减轻FESS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其原因与视觉与听觉联合分散干预的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感有关。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视觉与听觉联合分散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可明显减少FESS术后并发症,原因是预见性护理可及时发现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并予以客观、针对性、预见性护理,使护理更有效,更好控制并发症。疼痛和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经护理,观察组SNOT-2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视觉与听觉联合分散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可提高FES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原因与术后患者疼痛感减轻,并发症减少有关。
综上所述,视觉与听觉联合分散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可减轻FESS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策, 陈文道. 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与芬太尼对鼻内镜手术后疼痛患者镇痛的效果观察[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24(4):397-399.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54(2):81-100.
[3]赵延明, 张媛, 张罗. 慢性鼻窦炎患者和医生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的差异性研究[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29(23):2030-2034.
[4]]左可军,方积乾,Piccirillo JF, 等.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中文版的研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43(10):751-756.
[5]赵艳芳,姚英,钱治军, 等.SF-36量表用于海勤人员健康生命质量评价[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39(12):1385-1389.
[6]刘晓哲.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5, 22(6):319-320.
[7]张萍,华玮.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5,30(4):101-104.
[8]潘洪芹,徐立杰,陈丽,等.听觉分散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疼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7(21):44-45.
[9]宁佳琼.听觉和视听联合分散干预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4):124-126.
[10]刘晓丽,贾国璞,赵红莲, 等.视听联合分散干预对痔上粘膜环切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8,24(2):258-261.
[11]李屏.预见性护理在降低老年患者长期留置胃管相关并发症中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1):3617-3619.

(发表期刊封面)

(期刊目录)

(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