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凤城医院急救电话:029-86530966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正文

【2019年度】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分析

发布日期:2021-02-18    作者:吴照鹏     来源:骨二科     点击:

【摘要】目的 研究盘源性腰痛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与臭氧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盘源性腰痛患者中选出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给予参照组患者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ODI指数均较高,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ODI指数以及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但参照组的指标值不如实验组低,P<0.05。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低于实验组(95.00%),P<0.05。结论 在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与臭氧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不但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盘源性腰痛;临床治疗;臭氧治疗;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联合治疗;临床疗效

盘源性腰痛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主要是椎间盘炎、椎间盘退变等腰椎间盘功能障碍所致的椎间盘内疼痛,病理原因主要包括脊柱骨关节病变、内脏器官病变、脊椎和脊髓神经病变以及精神因素[1-2]。以往临床对该疾病患者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但约有15%的患者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进而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而较为常用的常规脊柱融合手术对患者机体的创伤较大,患者的椎体稳定性被破坏,且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多,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治疗效果不够理想[3-4]。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改进,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在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对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较好。有相关研究指出将臭氧治疗与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联合可使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对患者功能障碍以及疼痛情况的缓解作用更明显,进而优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5-6]。为进一步验证此观点,此次研究给予40例盘源性腰痛患者臭氧治疗联合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治疗,并将单独采用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治疗的40例患者视为参照,就两种治疗方法在该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性研究,结果发现联合疗法的实施效果更好,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此次研究在我院伦理委员会、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开展,从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盘源性腰痛患者中选择80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经过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确诊为盘源性腰痛;均不存在本研究所用治疗方法的相关禁忌症[7]。本次研究将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心脏、脑部、肝脏等重要组织器官功能异常;脊髓炎;血液疾病;脊髓肿瘤;腰椎间盘游离型突出等[8]。随机将所有盘源性腰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以40例为一组。实验组中,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区间为52岁至78岁,平均年龄(63.32±2.35)岁;腰腿疼痛17例,腰疼痛23例;病程最短为5个月,最长为8年,平均病程为(3.42±0.35)年。参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要疼痛25例,腰腿疼痛15例;病程在6个月至7年之间,平均(3.39±0.37)年;患者年龄在51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63.27±2.29)岁。两组盘源性腰痛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电图等无创监测。指导患者俯卧,在患者的腹部垫一软枕垫,并使患者的臀部和腰部皮肤露出,常规给予患者消毒以及铺巾。用万东C型臂X光机(HMC-36;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患者发生病变的椎间隙进行透影定位,进而确定穿刺点。在患者棘突的正中线患侧旁约10cm处注射5mL浓度为0.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剂;国药准字H11020558;2ml:40mg*10支每盒;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给予患者浸润麻醉,用18号穿刺针进行穿刺,以患侧的侧后方位置为进针点,并尽量确保穿刺针的进针角度与患者身体的矢状面形成25度角。待穿刺针针头抵达椎间盘纤维环外侧表面后退出,将低温等离子射频刀的头部置入椎间盘的直纤维环边,将骨科低温等离子射频仪(北京安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Foremede360)的强度调节为2档[9]。医师用脚踩踏射频仪的消融键,若发现穿刺针口有气泡溢出,则将射频刀置入纤维环中,此时医师再踩踏热凝键,并缓慢地将起点撤出。待治疗操作完成后向患者的椎间盘注射10mL浓度为0.5%含有曲安奈德的局部麻醉药物。在术后2日内指导患者卧床休养,在术后第三日护士为患者缠上腰围,并指导以及协助患者进行术后早期下床运动。住院期间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生活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前叮嘱患者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坚持使用腰围护腰一个月,注意休养,尽量减少弯腰、提重物等[10]。对所有患者展开为期3个月的随访,每月电话随访2次,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适当给予患者相关指导,从而加快康复速度。

以上述治疗为基础,给予实验组患者臭氧治疗,即:将产自陕西金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医用臭氧仪(JZ-200)的质量分数调控在27至30ug/mL之内,将6至10mL医用臭氧经过微滤器快速注入患者的椎间盘中,并使注射针退至患者的椎间孔附近,之后将10m医用臭氧注入患者的椎旁组织中,注射完毕后将穿刺套针拔出[11]。在患者的穿刺局部敷上医用敷料,并指导患者卧床静养2日,在康复期间避免大幅度活动腰部。

1.3观察指标

(1)用VSA评分法[12]评估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疼痛情况,其中最高分为10分,表明疼痛剧烈,最低分为0分,表明患者不存在疼痛,患者所得评分越低表明其盘源性疼痛的程度越不明显,得分越少越好。

(2)用ODI指数[13]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的功能障碍情况,包括患者的生活自理、社会生活、站立、提物、干扰睡眠、疼痛强度等10个问题,每个问题按照严重程度从低到高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4分和5分;以患者的实际得分与最高可能得分之比乘以100%为总指数,患者所得指数越低表明其功能障碍情况越不明显,指数越低越好。

(3)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标准[14]如下: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得以明显缓解或者消失,ODI指数比治疗前减少80%以上,且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均提示盘源性腰痛情况明显改善,则可视为治疗显效;若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ODI指数比治疗前减少30%至80%,疼痛症状有一定缓解,检查结果提示患者病情有所改善,则可视为临床治疗有效;若治疗3个月后各项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病情未明显好转,疼痛情况无明显缓解,与治疗前相比ODI指数减少不足30%,则可视为临床治疗无效。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显效率之和视为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对比

根据表1可见,治疗前,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评分均较高,P>0.05。治疗后3个月,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的评分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

1 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与参照组的疼痛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

前后差值

参照组

40

6.72±1.21

2.76±0.19

3.96±1.02

实验组

40

6.75±1.18

1.55±0.36

5.20±0.82

t

 

0.04

3.88

2.34

P

 

0.06

0.00

0.04

2.2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ODI指数变化情况对比

根据表2所示,接受治疗前,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ODI指数均较高,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与参照组的ODI指数均明显低于接受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的指数降低程度比参照组明显,P<0.05。

2 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ODI指数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个月

前后差值

实验组

40

67.53±5.08

15.42±2.06

52.11±3.02

参照组

40

67.39±5.16

22.31±2.13

45.08±3.03

t

 

0.05

6.36

4.43

P

 

0.06

0.00

0.00

2.3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此次研究中,实验组盘源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而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详细疗效对比可见表3:

3 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参照组(n=40

12(30.00)

20(50.00)

8(20.00)

32(80.00)

实验组(n=40

16(40.00)

22(55.00)

2(5.00)

38(95.00)

0.87

0.20

4.11

4.11

P

0.34

0.65

0.04

0.04

3.讨论

该疾病患者以腰部、腰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患者的活动受限,患者需长期忍受疼痛,对患者的身体以及精神健康、工作以及生活均构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故临床应重视对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治疗[15-16]。经对比研究,发现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盘源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参照组(80.00%),P<0.05。此外,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指数以及评分降低程度更加明显,P<0.05。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在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主要通过向患者突出物内或者基底部或穿刺射频针,并对射频针进行加热,使突出的髓核组织以及纤维环组织收缩、变性以及凝固破裂,从而对患者腰椎间盘神经根受压迫情况起到缓解作用,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17-18]。该治疗方法除了可以直接通过热凝处理患者的突出物之外,还可以对患者的突出物以及髓核组织进行消融汽化切除[19]。而医用臭氧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不但可以将患者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快速氧化以及分解,还可以加快患者髓核组织的脱水速度,从而使组织萎缩,缓解组织肿胀以及疼痛情况,降低患者的盘内压,从而缓解盘源性腰痛[20-21]。除此之外,臭氧还可促进炎症消退,可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进而使患者的神经根水肿情况得以缓解。将臭氧疗法与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联合应用,可使治疗效果更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22-23]。此外,本次研究的结果与瞿群威和沈玉杰[24]的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1.00%,观察组为95.6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的VAS评分以及ODI指数均较高,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ODI指数以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相似,由此可见臭氧疗法与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结合的治疗方法在本研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给予盘源性腰痛患者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与臭氧联合治疗,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且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障碍功能的改善,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彭阔.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联合中药局部熏蒸治疗盘源性腰痛128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5):93-95.

[2]杨少锋,郭彦涛,宋水燕.督脉盘龙灸法治疗瘀阻督脉型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26(02):41-44.

[3]杨磊.射频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增生性扁桃体炎对疗效和吞咽、疼痛评分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8,16(02):117-118.

[4]王晶,曾宪明,漆海如,赵家安,欧阳海洋,陈亚影.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在盘源性腰痛中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02):140-142.

[5]张育珠,徐梅玲.低温等离子以纤维环为靶点射频消融治疗盘源性腰痛手术的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03):26-28.

[6]刘小花.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与臭氧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5):599-601.

[7]陈东,刘大城,姚永刚,周洋,牛春永,赵旭.CT引导下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靶点气化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1):28-29.

[8]张帆.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8):195.

[9]高惠芬,禤天航,潘海文,曹正霖,刘礼初.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盘源性腰痛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23(20):68-70.

[10]徐德利.独活寄生丸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46例[J].河南中医,2015,35(05):1029-1031.

[11]张广超,周华成.盘源性腰痛水冷式双极射频治疗进展[J].颈腰痛杂志,2017,38(04):374-376.

[12]杨建辉,吕建国,聂会勇,申晓东.射频电热成形术联合臭氧治疗盘源性腰痛[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07):644-649.

[13]肖裕春,赵建国,袁涛,谢平,余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颈椎病中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疼痛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7):124-125.

[14]闵贵娟,廖华,谢为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与电动吸引切割在腺样体切除术中出血与术后疼痛的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03):474-476.

[15]朱静.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髓核溶解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7):129-130.

[16]田鑫,刘志军,常峥.荣筋活血汤联合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07):618-620.

[17]温鸿源,黄荷,龙洁珍,廖广婧,葛敏恩,刘华德,甘灏云.针灸结合悬吊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2):119.

[18]徐明奎.臭氧介入对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老年椎间盘源性疼痛疗效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03):357-359.

[19]胡湘玉,倪家骧.低温等离子以纤维环为靶点射频消融治疗盘源性腰痛手术的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6,37(01):81-82.

[20]杨建辉,吕建国,聂会勇,申晓东.射频电热成形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01):105-109.

[21]党捍东.电针加身痛逐瘀汤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8):166-167.

[22]史剑倩,章勇,张达颖,张学学,王志剑,占胜福.亚甲蓝注射联合靶点射频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10):791-793.

[23]齐峰,何鹏宇.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07):587-590.

[24]瞿群威,沈玉杰.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02):144-147.


(发表期刊封面)

(期刊目录)

(原刊论文)